家长应该如何应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不同的小毛病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1-29
很多年轻宝妈在育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棘手的问题,如经常哭闹、喜欢打人等等。而宝妈们不理解孩子的这些行为代表了什么,只是简单粗暴的制止,这样只会暂时压制,问题的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早晚都会呈聚集性姿态爆发出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0-6岁宝宝的这些行为。其实不同阶

很多年轻宝妈在育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棘手的问题,如经常哭闹、喜欢打人等等。而宝妈们不理解孩子的这些行为代表了什么,只是简单粗暴的制止,这样只会暂时压制,问题的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早晚都会呈聚集性姿态爆发出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0-6岁宝宝的这些行为。

其实不同阶段的宝宝我们要不同对待,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0-2岁 婴儿阶段

3-4岁 婴幼儿阶段

5-6岁 幼儿阶段

0-2岁阶段宝宝会有这样的行为

这个年龄阶段的宝宝大脑还没有完全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不足。有的只会咿咿呀呀,有的只会单个词语的蹦出来,这时候当宝宝想要干什么或者想要表达自己情绪的时候就会用眼神、动作来与父母及逆行沟通。

行为一 咬东西

女宝宝萌萌8个月大了。最近萌萌妈发现孩子喜欢咬东西,有时是玩具,有时是咬手指,就连手机、遥控器都不放过,有时发现了会及时制止,但总有看护不到的地方,万一孩子吃到了有害的东西就不得了了。家里人都担心的不得了。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从出生到15岁分为了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而萌萌刚好处于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肢体动作不够熟练,这个时候孩子处于"口欲期",是指宝宝通过嘴巴去感知世界,表达自己对事物的喜恶。

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饿了想吃东西,因为这个时期的宝宝身体正在飞速成长,身体需要大量的营养来支撑成长。

所以妈妈们不需要太担心了,这是宝宝进入一个新阶段的表现,很正常。

宝宝在咬东西时妈妈们应该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示制止,如用手轻轻拍打宝宝所咬的东西,以示这个东西不能吃。除此之外也可以适当的给宝宝加餐,在这里提议给宝宝少食多餐。

行为二 扔东西

同事家的宝宝一岁半了,老喜欢扔东西。手机、纸、玩具、能扔的东西他都可以扔。而且还是他扔了你给捡回来他又给扔出去,再捡回来再扔,捡回来他还乐了,俨然把这种行为当成了妈妈和他之间的一种游戏,你训他吧,他又一无所知,实在是让人不知道是哭是笑。

这个阶段又叫"协调期",宝宝的肢体渐渐发展,扔东西就是孩子在自主的协调肢体动作,且孩子在此阶段除了吃饭饭就是睡觉,没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娱乐活动挥发精力,孩子只能玩弄自己身边的物品了。

我认为对于这种情况,宝爸宝妈们可以适当的跟宝宝玩玩,当成一种亲子游戏,还有助于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不过像那种贵重的、易碎的、有害的物品尽量放到远处、宝宝够不到的地方,以防出现不必要的伤害。

3-4岁阶段的宝宝存在这样的行为

这个阶段的宝宝有独立倾向出现,生活可以慢慢自理,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自身情绪不稳定且不具备自我调节的能力,行为还容易受到情绪的支配。宝宝还具有很大的好奇心,模仿能力也比较强。

行为一 吃饭难于上青天

身边经常会有朋友抱怨谁谁家的小孩每到吃饭的时候就淘气,孩子在前面跑,家长在后面追;还是哄一次吃一口,等孩子的一顿饭吃饭家长的饭都已经凉透了,对于这种情况就算家长批评,但还是下次会犯。吃饭问题算是最困惑家长的问题之一了。

这个时间孩子们会有一个"第一反抗期",研究表明

在3.4岁出现反抗期的孩子更容易成长为心理健康、独立、自立的人。

那些家长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孩子往往没有自己的想法,对家长充满依赖性,这样才不利于孩子成长。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e/2/158636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