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著作主人公性格特征
英国文学
代表作家及作品:
被马克思称为“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的有:
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勃朗特姐妹。
盖斯凯尔夫人(欧洲文学史上最早反映劳资矛盾的作家):
小说《玛丽·巴顿》:反映了宪章运动中的劳资矛盾。
萨克雷:维多利亚时代“一位犀利而无情的讽刺家”
长篇小说《名利场》:副标题“没有英雄的小说”。主人公:蓓基·夏泼
夏绿蒂·勃朗特《简·爱》:女性意识和对维多利亚传统的叛逆精神。
爱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唯一的长篇小说。男主人公“希斯克厉夫”
英国文学的特征:
1最先描写劳资矛盾题材。
2善于描写小人物的矛盾。
3具有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的倾向。
4女性文学异军突起:经受过女权主义洗礼的英国妇女开始觉醒,她们用文学来实现自身的价值。(玛丽·雪莉、苏珊·弗里娅、乔治·艾略特、勃朗特姐妹)
《高老头》的艺术特色。
1 结构精致,情节富有戏剧性。
小说围绕拉斯底涅向上爬安排情节,有主有次、多情节、多故事。拉斯底涅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其它人主要围绕他的性格形成而展开的。伏脱冷完成了教育的使命后被捕;鲍赛昂夫人完成任务后隐退;高老头的悲剧促进了他性格的最后形成。
2 从现实的精致观察进行精确生动的典型环境的描写。
对典型环境的描写为人物性格发展提供依据。如伏盖公寓的颓废、寒酸与上流社会灯红酒绿形成强烈的对比,刺激出拉斯底涅向上爬的野心,形成了典型环境相适应的典型性格。
3广泛地运用了对比的原则。
如高老头对女儿的溺爱与泰伊番将女儿赶出家门;高老头的痴情与女儿的绝情,从中引出抑恶扬善的教训。(人物对比)
上流社会和伏盖公寓下层社会对比,刺激了拉斯底涅的野心,揭露了贵族表面兴盛和资产阶级暴发户的粗俗。(环境对比)
4语言多姿多彩、比喻深刻。
人物语言充分个性化:如伏脱冷语言锋利、充满强烈味、赤裸裸一针见血;高老头的语言中充满对女儿的痴情。
比喻:高老头没钱是遭到女儿们的遗弃“就像柠檬榨干了”,她们“把剩下的皮扔在街上”。
5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如高老头的父爱持久不变;同为野心家拉斯底涅涉事不深,伏脱冷老谋深算。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