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高吗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23
目前来来说认可度还不太贴切。按照各个企业HR的角度来说,歧视是有的。改革后,985211非全上线的人数相当的少。但是有很多从全日制调剂过来的。这部分基本是在复试被刷的部分。整体而言,这部分并不算拔尖的部分了。再说说培养方式吧,很多觉得非全有工作经验,再加上学校理论

目前来来说认可度还不太贴切。按照各个企业HR的角度来说,歧视是有的。改革后,985211非全上线的人数相当的少。但是有很多从全日制调剂过来的。这部分基本是在复试被刷的部分。整体而言,这部分并不算拔尖的部分了。再说说培养方式吧,很多觉得非全有工作经验,再加上学校理论学习,是很完美的组合。个人觉得这个结论也只是在理论层面,其实大多数企业并不一定看中这点。招聘的HR对于技术而言,并不一定了解多少,这一点在校园招聘并不是什么突出的亮点。再说说非全日制的历史歧视延续,非全的历史并不光彩,说直白点,大多数HR还停留在历史中的非全概念上。短时间很难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所以,歧视肯定有,历来只有强者才不会歧视,非全受点歧视也无可厚非。

再说说个人,提高学历大概率促进自身发展。如果能够合理利用已有的社会资源,是有可能弥补这部分歧视的。因为在中国,人脉关系是个大招,一顿饭,一杯酒,可能换来比全日制更好的机会。再加上自身学历的提升,也是比较完美的操作。出身决定的是你在什么地方(平台)发挥才能,进了这个平台,几年后,这种歧视基本也可忽略不计。

我于今年考上重大的车辆非全,综合考量,非全的歧视与自身的提升相比是可以接受的。还有,直接考非全的人很少,上线的更少。今年重大非全上线2人,还有一人是吉林大学的应届生,报名选错了。所以,就一个奔着非全去的。毕业多年,和应届同样要求,实在有点难。时间和压力不在一个量级。

总之,歧视会有,这点歧视对于自身而言是可以接受的。努力吧,干不过应届的,你可以干过以前的自己。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d/2/904380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