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有哪些
四、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
(一)家庭
个体自出生起就在家庭中获取特定的地位。家庭在社会化过程中扮演着独一无二的特殊角色。在童年期,家庭通过亲子关系和家长的无形教育,对儿童的语言、情感、角色、经验、知识、技能与规范的学习产生深远影响。
(二)学校
学校是一个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体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与技能的正式机构。学校教育不仅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激发其成就动机,还提供了丰富的社会互动机会,并拥有独特的亚文化、价值标准、礼仪与传统。
(三)大众传播媒介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社会化工具。影视、音像、广播、报纸、杂志,尤其是互联网,迅速向人们提供各种信息,拓宽视野,传授新知识与规范。大众传媒在社会化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四)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为个体的态度、行为和自我评价提供比较或参照标准。个体不必是该群体的成员,但这个群体却为个体提供了行为规范。参照群体的作用主要在于规范和比较,前者为个体提供指导行为的框架,后者提供自我判断的标准。
五、社会化的其他方面
(一)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学习和采用现行的社会政治规范,形成相应的态度和行为。其目标是培养合格公民,为国家服务。爱国意识的发展是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包括国家形象、抽象国家观念和国家组织系统三个阶段。
(二)道德社会化
道德社会化是指个体逐步内化社会道德规范,形成个人行为准则的过程。它涉及道德观念与判断、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层面。
(三)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别角色社会化是指个体学会按照自己的性别角色规范行事的进程。性别差异从生物、心理和社会行为方式三个方面被描述。家庭通过性别期待与认同、模仿机制影响性别角色社会化。学校和社会在学龄期进一步强化性别角色差异。
(四)语言社会化
语言社会化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和前提。通过掌握语言,个体才能接受社会习俗和态度,塑造自己的人格。语言不仅是与他人和社会联系的纽带,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语言社会化在个体社会化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