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康城海拔多少
马尔康地处川西北高原南端,属高原峡谷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地面海拔在2180米至5301米之间。
马尔康市(原马尔康县),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管辖的县级市,亦是该州首府,藏语意为“火苗旺盛的地方”,引申为“兴旺发达之地”。马尔康是以原嘉绒18土司中卓克基、松岗、党坝、梭磨四个土司属地为雏形建立起来的,亦称“四土地区”。
截至2016年,幅员面积6633平方公里,辖4镇10乡;2012年户籍人口总数56166人。[1]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253万元,比2013年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502万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31165万元,增长0.6%;第三产业增加值147586万元,增长6.3%。
马尔康境内旅游资源,按特点可分为嘉绒藏族文化、红军文化、宗教文化、自然景观等四大类特色旅游资源。 2018年7月31日,四川省政府批准马尔康市退出贫困县序列。
扩展资料:
民族风情
1.民居:嘉绒藏族的住房与草原牧区的帐房和松潘、南坪一带的木板房相比,别具特色。建筑多在背风向阳、土质坚实且方便生产和生活的地方,大多依地势择险而居。用泥土片石砌筑而成,方正高耸,片石堆砌讲究,层层叠压,房屋四角上翘,立面呈上小下大的梯形,一般三至四层。顶层半封闭式向阳敞开,设有经堂与客房,造型美观,冬暖夏凉,门窗装饰艳丽美观。具有独特的垒石为屋建筑传统和“邛笼”式建筑风格,其典型代表西索民居、草登民居、克莎民居等。
2.饮食:马尔康地区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别具特色。当地人民多以酥油糌粑、马茶、酥油茶、烧“馍馍”、猪牛羊肉为主食。糌粑添加酥油白糖,香甜可口;烤羊香脆,酸奶味美,酥油茶营养,手抓牛羊肉鲜嫩可口;马茶提神助消化,烧“馍馍”三吹三拍更具味道,青稞咂酒醇香甘美,香猪腿色鲜味美;和尚包子、酸菜面块别具藏族风味。以马茶为主料配制的酥油茶、奶茶、核桃茶、油坛茶,是嘉绒藏族待客的上品饮料。
3.服饰:嘉绒藏族的服装受羌族服饰影响而别具特色,主要体现在妇女身上。用料、工艺、样式十分讲究,首饰配备独特,礼服、便装各具系列。礼服最具特色,由狐皮帽子、水獭皮镶边长袍、绸缎腰带、真皮靴子组成,配以金银珠宝、珊瑚首饰及藏刀,雍容华贵,气派十足。在节日或重大活动中,男女老少皆穿戴一新,犹如盛大的服饰展示表演。
4.歌舞:嘉绒藏族山歌豪放,情歌悠长。粗犷豪放的锅庄舞极具特色,锅庄舞又叫“圈圈舞”,以歌铃和节日不同分为大锅庄和小锅庄,参加者可以数百人,也可十几人,手拉手边歌边舞。舞曲从歌颂神灵到自然情趣,分类复杂,丰富多彩。
5.礼仪:嘉绒藏族非常重视礼仪,他们对内崇尚礼尚往来、敬老爱幼、互敬互爱,对外来客人热情大方、以礼相待。
6.婚俗:马尔康“四土”藏族婚姻习俗独特,其中有一特殊约会习俗,就是夜间男青年爬入寨房中与意中人约会。由于夜间家家户户都关门熄灯,只能爬墙而入,因此戏称之“爬墙墙”,这是藏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一种方式。
7.节日:嘉绒藏族的节日缤纷多彩,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风情,尤以藏历年、木朗节、观花节为代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马尔康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