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报志愿
第一阶段填报志愿6月27日~7月2日;第二阶段填报志愿:7月28日~8月2日。
1、第一阶段填报志愿。
6月27日~7月2日填报普通类提前批次录取院校,包括军事、公安政法、航海、其他院校等;艺术类、体育类提前录取公办本科、民办及独立学院本科,普通类本科第一、二批院校志愿。其中提前批院校志愿必须于6月27日~28日填报,29日前确认。
2、第二阶段填报志愿。
7月28日~8月2日填报普通类本科第三批院校,合民办及独立学院本科等;第一批高职(专科)院校、第二批高职(专科)院校以及体育类、艺术类高职(专科)院校志愿。凡未被第一阶段各批次高校录取且符合第二阶段填报志愿条件的考生,可填报第二阶段志愿。
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1、考生报名信息核对要仔细。
每年招生部门和学校多次要求“考生在报名信息确认时,要对本人信息进行仔细核对,尤其身份证号码、姓名、性别、民族、报考类别等项目,不得由他人代为核对。核对后必须由考生本人签字确认,不得代签或不签,否则由此产生的后果自负”。
2、填报院校录取规则要了解。
考生和家长在选择学校时,要对自己选择的高校全面了解,不然容易导致衡顷考生落选或录取到不理想的学校和专业。对于高校的了解,主要侧重三方面。首先要了解所选院校的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冷热一般专业。高校重点学科的多少,直接反映学校在全国的学术地位、科研水平及培养学生的质量。
特色专业是指学校的某一专业,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已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是一种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学校的专业都有相对冷热之分,所以对此要清楚知晓。其次要了解专业的内涵、属性强弱、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如考生专业意愿明显,在相同档次院校中,应首选专门学校,首搭简选其强势专业。
再次要了解学校层次、办学类型、招生计划及说明、录取原则、外语考试语种要求、专业特殊要求、录取男女生比例、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对优惠加分的认可程度、调档比例、录取及分专业规则等。要关注省划批次提档分、学校提档分和专业提档分。
当然不可只关注院校提档分,一般选择学校录取平咐枝陆均分作为参考价值意义更大,录取率也高。应当详细了解所报目标院校近几年录取的最低分最高分,尤其是平均分,大小年。当然,中分、高分考生更要结合位次。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