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1-29
教科书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下:1、教科书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2、教科书是学生系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来源。3、教科书是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具体实施的载体。4、教科书是联系理论与实际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扩展资料1、教材的内涵与意义。教材:知识、智慧、精神;科学

教科书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下:

1、教科书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

2、教科书是学生系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来源。

3、教科书是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具体实施的载体。

4、教科书是联系理论与实际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

扩展资料

1、教材的内涵与意义。教材:知识、智慧、精神;科学性、人文性、道德性;教材:权威性、代表性(课程标准)、核心性、主导性。教材=学科知识(概念、理论、思维)+教育目的(教育哲学)+学生认知特点(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

2、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教师、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三种基本要求,也是教学质量生成的三种基本要素。它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教学活动和教学质量产生决定性、根本性、实质性的影响。对此,学界有不同认识和观点。

3、教师中心论(决定论)“名师出高徒”,“师不高弟子拙”这种观点认为,教师水平和学生发展存在依存关系,即学生的发展取决于教师水平。教学过程是教师激活教学思想和展现自我教育智慧的过程(创造性劳动的过程)

4、让教材为教学中心与教师一一学生中心不同。它不产生排它性,不走极端。它便于避两论之短,让教学的真正权威一一教材更好地发挥核心纽带作用,又能吸收两论之长,充分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合力完成教学任务。

5、让教材在教学上当家作主,并非让教师靠边站,让教师死教书,学生死读书。事在人为,教材的功能是潜在的,教材的作用只能通过人的努力,通过师生共同发掘方能实现。把教材边缘化和误读教材是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低下和教学改革乱象的根本原因。

6、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要解决教材与学生的矛盾。为此,必须以教材为中心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没有教材或不依赖教材的课堂,教学就会失去内涵,失去方向,质量也就没有了依据,没有了根基。

7、特别是就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而言,一定要以教材为本,忠实地、全面地教好教材的内容,做到不肢解教材、不脱离教材、不边缘化教材,把教材内容教好,把教材任落实好,把教材问题解决好。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c/2/148797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