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方法控制方法:系统控制目标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8
系统在实现未来目标过程中会遇到多种不确定性事件,这些事件对目标的影响可能是有利或有害的。有利的事件被视为机会,而有害的事件被视为风险。风险的本质在于系统的不平衡,机会与风险是对称的。控制过程即是在机遇与风险之间寻求平衡,主体通过控制不确定性事件实现自身目标

系统在实现未来目标过程中会遇到多种不确定性事件,这些事件对目标的影响可能是有利或有害的。有利的事件被视为机会,而有害的事件被视为风险。风险的本质在于系统的不平衡,机会与风险是对称的。控制过程即是在机遇与风险之间寻求平衡,主体通过控制不确定性事件实现自身目标。

识别是控制的第一步,涉及到对系统实现目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事件进行定性分析,区分出哪些是有益事件,哪些是有害事件。例如,个人在追求生存目标时,需要识别哪些因素影响健康、快乐和自由,以及哪些事件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无法接受的。充分识别有害事件有助于更准确地估计可能遇到的困难,从而更加主动地应对。

评估阶段是对识别的事件进行定量分析,评估事件的利害程度、对目标的影响大小、出现的可能性以及可能的时间和地点。事前对困难和风险的充分估计,尤其是对重要风险事件的认真评估至关重要。风险的背后往往存在着不平衡,因此在追求生存等目标时,对所有可能危及自身生存的风险事件应保持高度警觉,不可低估或高估风险,以免导致目标失败或放弃。

反应阶段是针对评估出的有害事件制定应对策略。如果风险不能控制或承受,应调整目标,避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对于可能危及生存的风险事件,应寻找有效的方法加以回避,而对于可控制和承受的风险,则应制定减轻其危害的措施。同时,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合理利用资源也是实现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措施阶段是对可以承受的有害事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减弱不利因素对系统实现目标的负面影响,确保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个人的应对措施应与风险保持平衡,确保在应对风险的同时,既不浪费资源,也不因措施不足而无法抵御风险。

反馈是控制方法的核心环节,它确保系统输出与目标保持一致,通过信息的反复调节寻求平衡。控制方法依赖于全面、准确和及时的信息,正确的输出依赖于正确的信息。然而,未来事件的信息对人类而言永远是不对称的,因为无人能预知未来。

“识别”环节强调全面性,了解风险所在;“评估”环节关注准确性,明确风险大小;“措施”环节追求适当性,针对风险采取恰当的防范措施。控制方法从风险角度出发,以过程为主线,综合运用系统方法、结构方法、反馈方法和医生方法等多种平衡方法,确保在识别、评估、反应、措施各环节中信息的有效反馈。实现目标的过程同时也是系统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不同时间点上的系统结构体现了动态平衡与适应性。

扩展资料

平衡方法是一般平衡论的方法论和认识论。《一般平衡论》(汪叶斌著)对一般系统所具有的平衡特点和形式进行研究,并归纳——演绎——提炼出“九组平衡方法:1、系统方法:环境—系统—要素;2、要素方法:物质—能量—信息;3、反馈方法:输入—输出—反馈;4、时间方法:过去→现在→未来;5、医生方法:何病→病因→处方;6、工具方法:目标→工具→结果;7、控制方法:系统→控制→目标;8、过程方法:系统→过程→目标;9、感悟方法:体验→感悟→思想。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c/2/1317041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