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于是什么意思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3
“于”字在文言文中具有多种功能,它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形成介宾结构,在句中可充当状语或补语。它能够引进行动行为的发生、起始、到达的处所,以及动作行为的时间、内容、对象等。例如,在报任安书中,“身直为闺合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一句中,“于岩穴
“于”字在文言文中具有多种功能,它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形成介宾结构,在句中可充当状语或补语。它能够引进行动行为的发生、起始、到达的处所,以及动作行为的时间、内容、对象等。例如,在报任安书中,“身直为闺合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一句中,“于岩穴”表示“藏”的地点。
“于”字还能够引进行动行为的受益对象或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在屈原列传中,“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一句中,“于郑袖”和“于张仪”表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此外,“于”字还可以用作连词,连接词或词组,表示并列关系,例如在尚书·康诰中,“告汝德之说于罚之行”一句中,“于”连接了两个并列的宾语,表示施与恩德的说法和施行惩罚的道理。
“于”字有时用于句中,标志宾语前置或位于动词之前,主语之后,以使语句和谐,并有时在表时间的词语或状语之后,有加强咏叹意味的作用。例如,在诗经·大雅·崧高中,“于疆于理,至于南海”一句中,“于”用于句中,连接了两个并列的宾语,表示疆域和治理。
“于”字在句末时,则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等。例如,在吕氏春秋·审应中,“昭王曰:然则先生圣于?”一句中,“于”表示疑问语气。
综上所述,“于”字在文言文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其意义和用法多样,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