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的“元”、“次”、“根”是康熙命名的吗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3
是的,康熙是我国历史上数学水平最高的一位帝王。他天资聪慧,十分热爱数学,14岁起跟着从比利时来华的传教士南怀仁学习数学。由于南怀仁的汉语和满语水平十分有限,平时的日常会话还能勉强应付,但在教授严谨、高深的数学知识时,就不能很好地表述清楚,使得康熙学得不太轻松

是的,康熙是我国历史上数学水平最高的一位帝王。他天资聪慧,十分热爱数学,14岁起跟着从比利时来华的传教士南怀仁学习数学。

由于南怀仁的汉语和满语水平十分有限,平时的日常会话还能勉强应付,但在教授严谨、高深的数学知识时,就不能很好地表述清楚,使得康熙学得不太轻松,经常被弄得晕头转向。

在学习方程时,南怀仁讲授的句子冗长,加之吐词不清楚,康熙学得很吃力。怎样才能让老师讲得轻松一点呢?经过深思熟虑后,康熙向老师建议,将未知数用“元”来翻译代替,最高次项的次数翻译成“次”(特指整式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用“根”(或“解”)来代替……。

扩展资料

方程F(x)的根是指满足F(x)=0的x的一切取值。一元二次方程根和解不同,根可以是重根,解一定不同,一元二次方程若有2个不同根,又称有2个不同解。

一元方程中方程的解可能受到某些实际条件的限制,如:一道关于每天生产多少零件的应用题的函数符合²-10x-24=0 此方程的根:x=12,x2=-2,虽然x=-2符合方程的根的条件,但考虑实际应用,零件生产不可能是负数,所以,此时x2=-2不是这个问题的解了,只能说是方程的根。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c/2/1154232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