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北阿肯德邦溃坝事件被人们关注,那些失踪的人可能去哪儿了
事件始末隧道内有大量积水,说明存活的可能性不大,失踪的人可能随着积水被冲到下游去了。
据印度亚洲国际新闻社当地时间15日上午报道,来自印度国家灾害响应部队现场施救负责人的消息称,北阿肯德邦溃坝事件中已找到54具遇难者遗体,其中8具遗体来自失事现场的一处隧道。
搜救目前仍在进行。查莫利(Chamoli)地区警方表示,现在登记的失踪人数已达179人。
搜救人员从13日开始从隧道向外抽出大量积水。
土石坝溃坝的原因对土石坝渗漏的原因,渗流控制理论分析认为一般有以下3点:
①坝体填土与排水体之间的反滤层设计不正确,层间系数过大,或施工时有错断混层现象,或填土不够密实,过大的渗流使填土向排水体流失,都会造成反滤层破坏失效。许多实例证明,反滤层在整个的防渗体系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即使前面的防渗体裂缝或出现渗漏通道,只要反滤层工作正常,排水降压,渗漏破坏就不至于扩大。
②防渗体应该直达基岩或底部连续可靠的黏土层,在开挖截水槽时,不可因施工困难,半途而废,从而留下隐患。
③土石坝两岸岸坡不应呈台阶状,应该开挖成较平顺的坡度,为减少开挖可以变坡,但是在上、下两坡度转折处,两坡角之差不应大于15~20°,若有平台,则平台处填土高度与平台两端的填土高度,高差悬殊沉陷量突变,容易产生裂缝,导致渗透破坏。
土石坝渗漏的特征,根据渗流破坏机理不同,渗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①坝体渗漏。浸润线从坝坡逸出将导致坝坡湿润或沼泽化,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均质坝或混合土料坝型中,过高的浸润面增加了滑坡的可能性,同时由于渗流的长期作用和气温及降雨的影响,坝坡土体的抗剪强度减小,局部渗透破坏,滑塌的可能性加大。
②下游坝面出现集中渗漏。坝体在分层填筑时土层较厚,施工机械的功率不足,致使每层填土上部密实,下部疏松形成水平集中渗漏带,有的坝由于施工组织落后,特别是大规模的人工填筑施工,由于采用分段包干的填筑方法,土层厚薄不一,上升速度不一致,致使相临两段的接合部位出现了少压或漏压的松土带。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