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表面活性剂增溶作用有关的性质是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05
与表面活性剂增溶作用有关的性质是在溶液中形成胶团1、增溶:在超过CMC的水溶液中加入的乳化剂全都形成胶束,胶束的内部是乳化剂的亲油性部分,外侧则排列着亲水基团。此时若向该体系中加入不溶于水的烃类物质,则有可能形成透明而稳定溶解的体系。这种因乳化剂胶束发生的溶解
与表面活性剂增溶作用有关的性质是在溶液中形成胶团
1、增溶:在超过CMC的水溶液中加入的乳化剂全都形成胶束,胶束的内部是乳化剂的亲油性部分,外侧则排列着亲水基团。此时若向该体系中加入不溶于水的烃类物质,则有可能形成透明而稳定溶解的体系。这种因乳化剂胶束发生的溶解现象称为增溶作用。
2、增溶剂:指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被增溶物质称为增溶质。
影响增溶的因素:
1、增溶剂性质:增溶剂的HLB值:15~18;极性和强极性药物,非离子型增溶剂HLB愈大,增溶效果越好;同系物碳链越长,CMC越低,增溶量越大(极性低的药物结果相反);增溶剂的用量超过CMC时,才能增溶。
2、增溶质的性质:当增溶质与带有相反电荷的表面活性剂混合时,在不同配比下可能出现增溶、形成可溶性复合物和不溶性复合物等复杂情况;增溶质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配伍时,pH可明显影响增溶量。
弱酸性药物在偏酸性下有较大的增溶;弱碱性药物,则在偏碱性下有更多的增溶;两性药物则在等电点时有最大增溶量。被增溶药物的性质分子量大,增溶量小。
3、溶液的性质:少量电解质加入,增溶量增加,过量会造成盐析(破坏水化膜,用乙醇或病痛亦可)。
4、电解质能够降低增溶剂的CMC,使增溶剂在较低的浓度时形成大量胶束而产生增溶作用。另外,电解质还可以中和胶束中的电荷,增大了胶束内部的有效体积,为药物提供更多的空间,从而提高增溶效果。
知识拓展:
增溶后的稳定性可能与胶束表面性质、结构和胶束缔合体的反应性、药物本身的降解途径、环境的pH、离子强度等多种因素有关。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幼儿园教师个人教育理念有哪些
下一篇:武汉舞徒舞蹈怎么样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