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幼儿教师的课程执行力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01
幼儿教师的课程执行能力具体包括三方面的能力:第一是课程理解力,要求教师正确解读教材、准确定位目标、明确价值判断。也就是要教师明确教什么?学什么?为什么要学?第二是课程运作能力,要求教师能适时呈现情境、适宜互动策略、适度提升经验。也就是教师要明确什么时机学?
幼儿教师的课程执行能力具体包括三方面的能力:第一是课程理解力,要求教师正确解读教材、准确定位目标、明确价值判断。也就是要教师明确教什么?学什么?为什么要学?第二是课程运作能力,要求教师能适时呈现情境、适宜互动策略、适度提升经验。也就是教师要明确什么时机学?什么方法学?学到什么程度?第三是课程创生能力。要求教师能捕捉关键事件、探寻支持策略、满足发展需求。也就是教师要明确为什么要调整?怎么调整?为谁而调整。
那么如何来提升教师课程的理解力呢?沈老师提出的实施策略是通读教材教参的全面信息;通透主题编制的实际意图;理清主题实施的脉络走向;厘清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操作载体一是研读卡。推行教材研读的“四点研读卡”,提倡教师结合本班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现有的经验水平去寻找、解析教材教参的“欣赏点、疑问点、关键点、争议点”,并对四个点采取不同的研读方式来理解、优化教材。载体二是审议表。在开展主题审议时,提供“主题审议表”帮助教师群体在一定的思维路径指引下带着理性思考对原有的主题方案进行审视和取舍,共同完成主题的“目标挖掘、脉络梳理、内容取舍、走向规划”等一系列内容的审议。载体三是主题图。提倡教师绘制主题脉络图,将主题线索及推进的脉络通过图表形式来呈现,便于教师了解主题中各相关经验的组织串联关系,清晰了解主题要达成的目标和推进的方向以及有待深入展开的内容。主题图的编制也可以直接运用于主题墙面的设置,通过儿童参与活动的过程性资料的丰富,直接再现儿童所经历的主题经验与过程。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代课老师怎么找
下一篇:石家庄哪个高护学校好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