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胜任感
🔴最佳的心流状态,就是设定高于你自身能力4%的目标,
这样的工作既不会简单到无聊,也不会难道焦虑。
用「胜任力模型」建立自我认知。
在能力范围内做出的自主的选择,
从而遇到了最理想的挑战,并且全力以赴,
就能感到自己是胜任的。
而这个胜任感也会使自身的成就感增强。
🔴人与人之间能力需求的实现有很多差异。
有些人更有驱动力去学习和提高自己,
究者发现,那些更有胜任感的人,
往往体现在五个方面:
🔴1、成就动机成为高成就需求者
高成就需求者的特征有:
(1)承担责任
(2)适度挑战
(3)立即反馈
(4)投入精力
🔴2、目标类型-制定学习趋近目标
有些人的目标是提高自己的能力(学习目标)
而有些人目标是证明自己的能力(成绩目标)
关注点在学习目标的人往往是成长型思维,
关注点在成绩目标的人往往是固定型思维,
确定了四种类型的目标取向:
(1)成绩趋近目标
(2)成绩回避目标-最不利
(3)学习趋近目标-最有益
(4)学习回避目标
🔴3、内隐信念-转变从成长型思维开始
系统是过程导向,目标是结果导向。
所以,关注系统,爱上过程,
就要在思维上有所转变。
从固定型思维转向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可以看前面的笔记。
(1)自我觉察
(2)自我接纳
(3)转换思维
🔴4、感知水平-提高自我效能感
在胜任力里边,
最重要的一个能力就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不一定是能力真的强,
而是我相信我能做到,
这种我相信的力量,
会是一个人行动最强大的驱动力,
而与之相反的,就是我觉得我不行,
因为我觉得我不行,所以我干脆什么也不做,于是就躺平,
这种趴着等死的状态,
心理学有一个词形容叫「习得性无助」
怎么破解习得性无助?
1、觉察自己是否存在“习得性无助”
2、检查自己的归因模式
3、培养“成长型思维”
4、从小事中积攒掌控感
🔴5、应对方式-调节消极情绪实现自我管理
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善于自我管理,
这主要取决于应对压力的方式
行动导向型:
面对压力,能够调节消极情绪,振作精神,
他们能控制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行为,
促使实现自己的目标。
状态导向型:
面对压力,行为受情绪影响很大。
被消极感受淹没,总是犹豫不决,
会依据最后期限做决定,迟迟不采取主动,
无法控制情绪进行自我管理。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