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职与级别(五)——私有企业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18
私有企业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在职务划分上有所不同。私有企业通过职务进行高低划分,没有行政级别,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官职”在私有企业中可能被更准确地称为“职务”。在事业单位中,最高领导可能是研究所所长、学校校长、医院院长等职务;国有企业则有董事长、总经理等职位

私有企业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在职务划分上有所不同。私有企业通过职务进行高低划分,没有行政级别,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官职”在私有企业中可能被更准确地称为“职务”。在事业单位中,最高领导可能是研究所所长、学校校长、医院院长等职务;国有企业则有董事长、总经理等职位。而私有企业中,最高领导通常为总经理,若为股份公司,则为董事长。私有企业中,职务名称较为多样化,如总经理可被称为总裁、首席执行官(CEO),董事长可能被称为董事局主席等,小企业直接称老板,但通常在非正式场合使用。

近年来,大型私有企业倾向于使用英文简称作为高管职务名称,如CEO、CFO(首席财务官)、CTO(首席技术官)、CMO(首席市场官)等。这些职务在国有企业中对应的是财务、技术、市场副总经理等职位。尽管名称不同,本质上没有太大变化。

在大型私有企业中,创始人可能担任执行董事,但并不一定担任最高职务,如华为集团的轮值主席制度,任正非虽然为执行董事之一,但其为公司的实际领导者。轮值制度有助于相互监督、群策群力,有效避免企业故步自封和结党营私,对公司的成功起到了关键作用。

私有企业在高管任命上与国有企业存在显著差异。在国有企业中,集团级正职和副职的任命权在中组部或国资委,董事长不能直接任命副职。而在私有企业中,由于没有上级单位,股东大会是最高决策层,股东大会不能随时召开,因此董事长拥有人事任命的决定权。

董事会由5到7名董事组成,分为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执行董事参与企业管理,兼任重要部门主管领导,而非执行董事不参与管理,提供高级技术、管理专家的视角,负责评审企业重大项目可行性。总经理通常不进入董事会,尤其是职业经理人制度流行的情况下。在国有企业中,总经理通常兼任党组成员,通常还会兼任副董事长。

私有企业的高管官职序列通常为董事长(董事局主席)→总经理 → 首席技术官、财务官、人力官、市场官、销售官、产品官等。在大型私有企业中,与国有企业类似,会设立研发中心、销售公司、职能部等,主要职务为中心主任、总经理、部长等。私有企业的内部管理中,低级主管职务变动较为频繁,副职可以直接向集团层反映问题,称为“告黑状”。私有企业可根据规定设立党支部,但不可设立党委、党组,老板自称党委书记可能触犯法律法规。

私有企业的部门级别高低与企业性质和领导重视程度密切相关。例如,如果企业主营业务为销售,则销售部和销售经理通常享有更高的待遇和权益。在中小企业中,职务设置更为简单,如销售糖果公司的总经理兼会计、出纳,业务员兼销售员,仓库保管。在小企业中,通常只有总经理和普通职员两级结构,没有人力资源部和综合管理部,行政部统一负责。财务主管地位通常最高,因为管理着老板的钱袋子。

在领导提拔上,私有企业与国有企业有显著不同。国有企业中,即使是最低等的科长,也需在内部产生,而私有企业则更注重能力,副总经理以下职位可以直接从外部招聘。

在工资待遇和福利方面,私有企业通常低于国企和外资企业,稳定性较差,尤其对年龄较大、业务单一的员工而言,存在更高的裁员风险。因此,如果不喜欢频繁更换工作,应尽量避免进入私企。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a/2/770651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