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方法》—如何在人际沟通中掌握主动权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01
在我们正常的生活交流中,不可能只接受那些想回答的问题,也不可能只回应我们能处理的问题。任何问题,我们都可以给予积极的、善意的回应。 一个沟通高手,应该有这样的自觉,可能有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没有沟通不了的问题。 那么,我们如何能在不同的沟通场景中,都能给予

在我们正常的生活交流中,不可能只接受那些想回答的问题,也不可能只回应我们能处理的问题。任何问题,我们都可以给予积极的、善意的回应。

一个沟通高手,应该有这样的自觉,可能有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没有沟通不了的问题。

那么,我们如何能在不同的沟通场景中,都能给予积极的回应呢?学会“四个换”——换口径、换场合、换时间和换角色,可以让你拥有这个超能力。

换口径是指,对方问你的是A问题,但你偷换个概念,用B口径来回应他。

例如:同事来找你帮忙,刚好你在忙,没有时间。对方阴阳怪气地说:“哟,您现在可真是个大忙人呢!”

这个时候你可以这么说:“唉,我就佩服您这样的业务大拿,什么事到您手上都能很快解决。”

这样回复能够有效的削弱沟通过程中潜在的冲突关系。当你听出对方不是非常善意的时候,可以用换口径的方式来处理他的情绪。

最后要说明的是,换口径的方式分寸拿捏不准,会容易被人看成是抖机灵,显得不够真诚,不利于后续的沟通,所以需要慎重使用。

换时间是指,另外找时间来解决对方的问题。

比如,领导突然叫住你说:“我想给你调个岗位,你觉得怎么样?”这么突然,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那你是不是只能回答“行”或者“不行”?

这种时候就可以采取“换时间”的方式,化被动为主动。你可以这么回复:“领导,这么重要的事情,我得认真想想。您能不能给我点时间考虑一下,下周一我来跟您汇报,您看行吗?”

其实,领导给你多长时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化被动为主动。换个时间后,等你下次再去找领导,你就是沟通的发起者了。你可以带着自己想好的目标、条件、计划、要求等,来跟领导沟通。

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还可以用“一分钟暂停法”来换时间。

在争论比较激烈,情绪不稳定的沟通场景中,继续沟通很容易出现短兵相接、兵戎相见的情况。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叫个暂停:“实在不好意思。我能去个洗手间吗?一分钟就回来。”

短短的一分钟,你们双方的情绪都有可能得到平复。并且新一轮的沟通,肯定是由你主动来发起的。

很多时候,我们不见得当场就能听懂对方的意图,往往需要再琢磨一下,找人商量一下,才能把事情搞透。在这个意义上,换时间,就是为自己争取机会,主动制造一个时间窗口。

换场合是指,将谈话的场合“降级”或者“升级”。

领导在会上宣布要完成一个紧急项目,需要大家加班。但是你因为要筹备婚礼无法加班,此时你面露难色,被领导发现。问你有什么难处,你会怎么说?

你如果在会议上直接跟领导说出的你难处,领导很难同意你的说法。在公开的场合领导正在给团队打气,立马就有人出来给他泼冷水,同意你的话,他很难再去要求其他人。

所以你可以这么说:“小事,不耽误大家,我会后跟您说。”这么一说,相当于把这件事情降级了。散会在再找到领导说明原因,这时候领导多半会理解你。还能体现出来领导对下属的关怀。

如果你希望升级一件事情,你就要把场合做扩大化的处理。

比如,领导在走廊里把你拦住,问周三发布项目的过程顺利吗?假如你希望借此协调多个部门的配合,你就可以这么说:“领导,发布过程不太顺利,发现了几个比较重要的点需要进行过程改善。刚好您有时间,我把张经理、王经理一起叫上,给您做个汇报,您看行吗?”

多叫两个人,等于把这个场合扩大了,这个问题的重要程度也就升级了。

换角色是指,自己可以以“主持人”的角色,将问题“扔回去”或者“传出去”。

例如,领导问了你一个你不好回答的问题,你可以把问题扔回去:“领导,这个机会太难得了。您问的这个问题我特别想跟您请教一下,您会怎么做?”

把问题“扔回去”还是“传出去”有个前提,我们至少要对以下两个问题有足够清晰的认知:第一,沟通成员的风格到底怎么样,你心里要有答案;第二,沟通成员能不能接住问题,你需要有基本判断。

当你成为主持人时,最好把问题抛给那些更专业的人。

到这里“四个换”就全部介绍完啦,方法知道了,真正学会还是需要多加实践的。

如果掌握了这几种换法,对方无论说什么,大概率都能回应。快来和我一起练起来吧~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a/2/213947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