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税,减税,不征税有什么区别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1-29
免税,减税,不征税三者的区别如下:一、概念不同。不征税志相应的收入不属于应纳税所得额组成部分,任何情况下都无需交税;免税和减税本质是收入产生了税收,但根据法律法规科从应征税款中减除,属于税收优惠。二、包含范围不同。不征税收入包括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

免税,减税,不征税三者的区别如下:

一、概念不同。

不征税志相应的收入不属于应纳税所得额组成部分,任何情况下都无需交税;免税和减税本质是收入产生了税收,但根据法律法规科从应征税款中减除,属于税收优惠。

二、包含范围不同。

不征税收入包括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免税的内容包括某些行业增值税、营业税、农业税等。

减税的内容包括某些个人所得税,契税、消费税、资源税等。

三、针对对象不同。

不征税针对的一般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一些公益性团体组织。

免税一般针对私营单位。

减税一般针对的是个人。

四、性质不同。

不征税收入具有非盈利性,或具有公益性。

减税或免税是对盈利性收入产生的税进行减免。

扩展资料:

2019年4月1日,作为今年减税降费“重头戏”的深化增值税改革正式落地,制造业等行业税率由16%降至13%,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行业税率由10%降至9%。一个月后,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的政策也将开始实施。

今年以来,减税降费的“红包”一波接着一波,从1月1日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正式执行,到1月9日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措施推出,再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

一系列减税降费直击当前市场主体的难点,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满满的获得感和良好的预期。

作为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税收既关系着每个纳税人的“红包”,也关系着各级政府的“钱包”。近2万亿元减税降费规模近年来罕见,给财政收入带来的压力也显而易见。

今年前两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7%,低于去年同期15.8%的增速,其中受到减税政策影响,个人所得税收入同比下降了18.1%。而在总体税收收入中,个税仅占不到7%,增值税占比超过40%。

可以预见,增值税税率下调将进一步影响财政收入增速,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说,这会给各级财政带来很大压力。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一些人不免担心,大规模减税降费是否可持续,由此造成的财政收支矛盾又该如何解决。

正如一枚硬币有正反面,一项政策也会带来各种影响。对减税降费进行综合权衡时,既要算好财政收入的细账,更要算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账。

现实地看,减税降费是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辩证地看,减税降费是另一种形式的财政支出,是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重要举措。税收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非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通过减税降费把更多资金留给企业和个人,同样能够发挥出拉动经济增长、促进消费升级等重要作用。

长远地看,减税降费是“放水养鱼”,有利于保持财政收入持续平稳增长。税收收入的多少一般取决于两个因素,即税率高低和税基大小。

短期看,在税基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税率确实会造成收入减少,但从长期发展看,较高的税率可能抑制经济增长,使税基减小,税收收入下降,而减税则往往能刺激经济增长,扩大税基,最终使税收收入增加。

看清了减税降费的重要意义,就要更加坚决确保减税降费落实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征税收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减税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算好减税降费的大账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a/2/154215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