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大部分学生一到中学就对数学产生了厌倦,不喜欢上数学课,也不喜欢数学老师。我认为,消除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消极心理,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除了按普通班级正规的教学方式、方法外,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方面需要下更大的功夫。 从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营造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学习很枯燥,这就要求教师能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运用直观新颖的教育手段,富于游戏性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觉得学习过程充满乐趣。如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必须多提供相应的实物、模型以及直观图,让学生有条理、多角度地观察,多感官协同地充分感知,增强对几何形体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其形状、特征、空间位置的感知、认识、理解和记忆。如果能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些模型,在课堂上能应用他们自己制作的模型充当教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使所有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用自己或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人制作的东西在课堂上,在老师手中,帮助我们学习数学知识,其效果最佳。通过教具、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感悟数学就在我们的课桌上,在我们的手上,就在我们的身边,能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不仅是几何知识学习,其他知识的学习也需要加强直观、演示、操作和实验等,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充分理解。因为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留下更深刻的记忆,也才能更好地运用。而现代教学媒体又为我们提供了更简捷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像一个小“数学家”一样自己去研究、去学习。尝试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贯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一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非常注重学生自主的探索学习过程,善于创设情境,帮助和促成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从多方面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学习毕竟不是孤立的学习,它要和整个的学校教学活动融为一体,所以,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需要在整体的教学活动中渗透进去。因此,必须从多方面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在所有构成学习动机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成就动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成就感,是为了使学生对持久的、有规则的、有纪律的、单调的学习活动坚持下来,克服期间出现的懒惰与拖沓的倾向,使学生在奋力追求近期目标中赢得个人自尊和较高班级地位。对于优秀学生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可以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