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期|精选985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6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是由中德两国政府共同倡导成立的国际合作办学机构,是中国与德国以及欧洲交流的重要窗口。学院以培养硕士研究生为主,设有电子与信息工程、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经济与管理四个系,以培养双语实践人才。 中德学院采用3+1的中外合作工程师培养模式,获得双学士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是由中德两国政府共同倡导成立的国际合作办学机构,是中国与德国以及欧洲交流的重要窗口。学院以培养硕士研究生为主,设有电子与信息工程、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经济与管理四个系,以培养双语实践人才。

中德学院采用3+1的中外合作工程师培养模式,获得双学士学位(证书由同济中德工程学院颁发)。合作伙伴包括38所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和1所瑞士应用科技大学组成的高校联合会。所有专业均通过AQAS专业资质认证,并被列为国际合作办学典型案例。学院为上海市中外合作办学示范性机构。

招生方式由同济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统一管理录取工作。学籍管理工作由同济大学教务处负责,统一执行。学院设有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专业,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中德合作的国际化办学是学院专业最主要的优势。人才培养受到中德两国政府、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以及德国高校国际合作联合会(DHIK)的全方位支持。采用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见长的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模式,师资由中德双方教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一系列德国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毕业实习岗位和毕业指导。在读期间100%出国交流率(含第四年赴德学习及暑期交流)。

中德工程学院借鉴德国工程师培养模式,开展与德国高校以及企业的紧密合作,在中国建立突出工程实践和应用性研发的高等教育新模式。学院培养的目标是“通过国际合作、校企合作,显著提升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培养具有扎实专业能力,跨文化交往和合作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中德两国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模式采用3+1的联合培养模式:第1至第3学年在国内培养,第4学年在德国高校国际合作联合会34所成员应用科技大学学习,接受专业特色教育和综合工程能力培养。

学院毕业生获得中德双学士学位,并在国内外创新大赛中获奖,不乏在各自专业领域创新和创业有成者。学院设有工业4.0实验中心和由二十多座中德合建专业教学实验室构成工程教育平台,培养性价比高,国内每年每生按教育部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最低标准收取学费,赴德国攻读双学位学生在德国留学高校免学费。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a/2/1230497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