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纳纳人 成本核算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1-28
一、适用范围适用财务人员较少的中小企业,适用一般制造业。不适用于特殊制造业(如造船等)。不适用于已实施ERP的企业(其各种模式已定,也不需再参考)。特别适用于刚学或刚做会计又要做主管会计的朋友。二、相关科目设置及核算思路1.生产成本科目,不按产品设明细帐,直接设原

一、适用范围

适用财务人员较少的中小企业,适用一般制造业。不适用于特殊制造业(如造船等)。不适用于已实施ERP的企业(其各种模式已定,也不需再参考)。特别适用于刚学或刚做会计又要做主管会计的朋友。

二、相关科目设置及核算思路

1.生产成本科目,不按产品设明细帐,直接设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电力、制造费用四个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

2.制造费用科目。不按车间设明细帐,直接设机物料、修理费、折旧三个明细科目对车间费用进行归集。车间人员的差旅费、办公费记入管理费用。

3.原材料范围。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只把在产品构成比例较大的几种做为原材料,这样即能减少工作量 ,又可起到一点避税作用(非主要原材料提前进入了成本)。

4.车间月末已领未用的原材料,酌情处理:若价值较低,归入当月即可;若价值较高,算入下月。

5.废品损失只在管理上做处理,不单独做成本核算。

6.若管理上或生产工艺上非常有必要,设自制半成品科目。(我只设过一家,本文中按不设描述)

7.不设在产品科目。生产成本科目月末余额即为其成本(分配方法见下)。

三、日常工作及成本资料的取得

1.日常发生的与生产有关的费用归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科目。

2.月底计提折旧, 结转制造费用科目到生产成本科目。

3.取得原材料库月报表,先比对已帐原材料与其所报购入数量是否有出入,若有应属发票未到者,要估价入帐。原材料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

4.取得产成品库月报表,计算工资(这块可能各企业不一,有的由财务计算,有的由车间计算),计提工资及福利费

5.由生产车间提供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及完工程度。

四、成本计算分配方法

除能直接归属到某产品的原材料外,其它成本费用一律采用产值比例法分配,即按各产品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进行分配,在产品按约当产量计算产值(这块不知怎么估计才科学,我心里没底,不过每次结果也没离过谱,很接近实际)。

五、个人对此法的评价

1.在产品约当产量估计不够准确,这也是成本核算中的通病,没法。

2.产值比例法未见哪本会计著作上有记载,心中一直不踏实,感觉没有理论依据,不过我认为其有一定的科学性,适用范围很广。我感觉其同工时比例法、工资比例法应属一路,效果应是一样地。

3.关于工资核算,不知大家所在的企业采用的什么法,我经历过的企业都是按当月产成品入库数量计算各工序职工工资。(转自美丽会计)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a/2/105438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