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白水生平简历
林白水的生涯始于家学熏陶,后又拜著名文人高啸桐为师,开始了他的教育和思想启蒙之路。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他应林启之邀请,投身教育改革,参与创办了杭州的求是书院、养正书塾、东城讲舍和蚕学馆,担任求是书院的总教习,积极参与新式教育的推行。
1901年六月,林白水担任《杭州白话报》主笔,致力于社会变革,他倡导禁烟,批判迷信和妇女缠足的陋习,这一影响深远,促使杭州成为全国第一个“女子放足会”的发源地。
1902年,他返回福州,与表兄弟黄翼云等人创立全省首所新学——福州蒙学堂,同时秘密组织“励志社”。在沪上,他与蔡元培、章炳麟等人共同创办了多个教育和社团,如“中国教育会”、“爱国女学社”和“爱国学社”,并出版了《学生世界》杂志。随后赴日留学,投身爱国活动,加入“军国民教育会”,回国后与蔡元培等人创办《俄事警闻》,并自办《中国白话报》,公开支持革命思想。
1904年,林白水担任《警钟日报》主编,继续以笔为武器,致力于社会进步。1905年,他进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成为研究法政和新闻学的先驱,结识宋教仁和孙中山,并开始传播孙中山的革命理念。
辛亥革命后,林白水回国,担任福建都督府政务院法制局局长和共和党福建支部长。他活跃在政治舞台,1913年当选众议院议员,成为总统府秘书和直隶省督军署秘书长。然而,政治风云变幻,他的立场也经历了起伏。
1915年,林白水再次入京,尽管附和袁世凯称帝,但仍坚持揭露真相,与友人合办《公言报》,以笔为剑,敢于直言。1919年,他创办《平和日刊》和《新社会报》,继续揭示社会问题,为此付出了牢狱之灾。
林白水的生命在1926年因揭露政治黑幕而戛然而止,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以及他的精神,一直被后人铭记。他的事迹和遗志通过《林白水先生遗集》流传下来,1986年被追认为烈士,其女林慰君在美国捐资建立了纪念堂和纪念碑,以表彰他的不朽精神。
扩展资料
林白水(1874年1月17日-1926年8月6日),初名林獬,又名林万里,字少泉,号宣樊、退室学者、白话道人,汉族,福建闽侯(今福州)青圃村人。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