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该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通过人际交往建立,礼貌仪态则是人际交往的规范。人际交往既是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又是人的基本生存状态。学会共处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大学阶段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学会共处是学会做人的前提、学会求知的途径、学会做事的门径。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过:“在单独一个人会面临死亡的地方,若两个人在一起就可能得救。
一校园人际交往1健康的寝室文化大学生最基本的生活空间是寝室,人际交往通常是从寝室开始,最初交往密切的同学也通常是同一个寝室的室友。所以,寝室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第一课堂。同一寝室的室友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愿望在同一个空间里学习、生活,室友间的交往是相处时间最长、距离最近、程度最密切的人际交往。如果说人际交往是象征性符号的互动,那么,室友间的交往所包含的象征意义最丰富;如果说人际交往是演戏,那么寝室里发生的戏最难演,但演好了也是最生动、最值得回味的。作为基本生活空间,寝室里的交往包括思想、学习、工作、生活乃至饮食起居等内容,充分体现出人际关系内涵的丰富性和重要性。寝室的人际关系不仅体现为世界观、人生观的相互砥砺,不同地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相互交融,而且体现为人格尊严方面的民主平等,学习生活方面的互励互助等。对于大学生而言,宿舍既是主要的生活场所,又是重要的学习场所;即使私密的私人空间,又是开放的公共场所。所以,每一个置身其中的成员都应该努力让寝室成为一个学习型的整体,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一个整洁、温馨、和谐的精神家园;都应该高度重视寝室环境的营造和优化,使之具有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健康、高雅的精神环境,团结、和谐的人际环境,从而体现出大学生文明礼貌、努力向上的精神风貌。2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师生关系是校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教师离开了学生则无教可施,对于学生则不成其学。对于大学生而言,妥善处理师生关系,与教师交往方面,主要应当注意以下几点:教育教学是一个师生相互“融合”的过程,学生是这个过程的最终受益者。“学者必有师”,积极主动地同老师沟通交流,不仅有利于见识的增广、学业的进步,而且能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大学生应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当受到老师的批评时,应该心地坦荡、择善而从,不要因此觉得老师对自己有成见,或者从心里特别怕老师;也不能明知自己错了,嘴上却不认错。3大学生交友之道大学校园里有各种社交活动,大学生有很多机会去结交新朋友,在众多朋友当中,有的可能只是和你萍水相逢、一面之缘;有的则会和你志趣相投、结为知己。友情长久与否,并不取决于是否朝夕相处,而在于彼此之间是否存在着基于人格中高贵的诚信魅力而形成的默契。
那么,大学生应该如何处理好朋友之间的关系呢?01对朋友最宝贵的是真诚相待02古人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交朋友要讲信用,讲信任,不能言而无信。03彼此关心,相互帮助。同学之间,要在学业上互相帮助,品德上互相勉励,在困难的时候“学中送炭”。04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交往要重情义、重道义,避免将友谊物化或异化。“酒肉朋友”并不是真正的朋友。05躬自厚而薄则于人。当与朋友相处发生矛盾时,要严于责己、宽以待人,尽量与人为善。交友要用一生的经验去总结、去思考。有的人一生中,可能交友甚广,朋友遍地,但却无一知己。有的人可能不善交游,在人群中保持低调,朋友虽少却各个知心。二校园情爱论爱情是人类最圣洁、最崇高的感情。恋爱交往是男女大学生的正常交往。爱和被爱是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的正当权利。然而,这种权利是极为独特的,不仅因为它自身所具有的圣洁和崇高,还因为它涉及两个人的共同幸福或痛苦,涉及两个人未来的共同生活轨迹。所以,“爱”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奉献,意味着学会尊重自己同时尊重他人,意味着传承人类的美德。为了明天的收获,大学生应该学习和感悟爱的知识。学会爱的第一步是学会自爱,这是对自己由衷的关怀和尊重。当一个人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并真正地欣赏自己的时候,他就有了一颗自爱心;一个自爱的人,必然会得到他人的爱。一个真正自爱的人,才会走出爱的第二步:珍爱他人,爱需要推己及人。如果你欣赏自己的独特性,那么应该让别人也做到这一点。当你决定向某一个人付出爱的时候,同时就应该担负起爱的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