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自律能力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8
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是小学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它既是一种教育的结果,又是小学生进一步学习、发展和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我在带三年级英语课和班主任的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一、形成自律的舆论氛围,在学期刚开始时,我带领学生详细学习了《小

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是小学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它既是一种教育的结果,又是小学生进一步学习、发展和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我在带三年级英语课和班主任的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一、形成自律的舆论氛围,在学期刚开始时,我带领学生详细学习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等内容,并根据这些制定了班规。让学生充分讨论,他们为什么要做到这些,做与不做会给自己、他人和集体带来什么样的积极与消极的影响,使学生形成发自内心的、自觉的情感和行为,不仅自己要遵守这些纪律,同时在必要时还要制止违纪行为,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自律。

二、开展实践活动,进行自律教育,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纪律的重要,从而发自内心地渴望自己具有较强的自律能力。比如结合课堂教学,我经常开展“比比谁课堂纪律好”“看看谁听讲最认真”的活动,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评比,选出表现优秀的同学,在班会时予以表扬。在常规管理中,我班多次开展“谁的抽屉最整齐”“谁的座位最干净”等活动,随时提醒学生,教育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好习惯。班级特色活动是评选“守纪小明星”,教室设“积分排行榜”,全班同学榜上有名,按组排列,每次评选出三名“守纪小明星”和一个“守纪小组”,被选上的同学和小组成员的自豪和兴奋劲一周都不会消失。

三、注意利用榜样,培养自律能力,儿童喜欢模仿榜样的行为。如果榜样的行为受到赞扬,他们就会学习该行为,反之则拒绝。因此,我非常注意给学生树立起学习的好榜样。班级中有些爱学习、纪律好的同学,我经常有意无意地在其他同学面前赞扬几句,被赞扬的同学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其他同学也会照着他们的样子去做。

四、巧用期望效应,督促学生自律,教师期望效应就是指教师利用自己的期望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我班的柳宏伟同学学习习惯非常差,爱动、好讲话,经常管不住自己,不仅在英语课上,其他老师的课上更是如此。于是我找他单独谈话。在谈话中,我先肯定了他的优点,评价他是个思维活跃的孩子,老师很喜欢他。可是他在课堂上有点控制不住自己。如果能坚持改正这个缺点的话,他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老师期待看到他的良好表现。柳宏伟高兴地答应了。以后的课堂上,他的表现明显好多了。

五、加强自我分析与评价,巩固自律能力,作为教师,平时要及时发现学生自律进步的闪光点,多给学生积极的鼓励和正面的引导,让学生在不断的激励中获得自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律。我引导柳宏伟分析自己最近表现怎么样,有了哪些进步,还有哪些做得不太好的地方,及时表扬进步,并提出下一步的要求。这样,引导他渐渐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他的自律能力。

要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除了要求教师要创设自律的舆论氛围,通过实践活动,利用榜样作用督促学生自律以外,最关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约束自己,并以此来调节、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行为。只有把外因和内因结合起来,学生才能由他律转化为自律,他们的自律能力才能真正形成和发展起来。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8/2/1327365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