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怎样影响发展中国家农村人民的生活的
总的来看,工业化是有利于农业的,是农业发展的机遇。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是工业化所推动的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给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
二是工业化兴起的食品技术革命有利于农产品的多层次加工增值;
三是工业化所带来的丰富的农业装备有利于发展设施农业;
四是工业化对农业原料的充分利用有利于农工贸一体化经营;
五是工业化的广泛影响有利于农业嫁接工业生产经营方式,实现农业企业化管理。
但是,工业化对农村人民生活也是有一定负面影响的:
如噪音、空气、水污染、营养不良、危险机械、不人性化工作、占用耕地、药物滥用等等。
并且加速了农村内部的贫富分化。
能不能处理好工业化对农村生产和民生的正反影响,关键在于工业化的过程中能不能实现农业工业化。
什么是农业工业化?
即广泛采用工业生产成果包括生产经营方式装备农业,从根本上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一体化经营与发展。
这一概念包括七个方面的含意,也可以概括为七个转向:一是农业劳动由以体力为主转向以机械为主;二是农业决策由以经验决策为主转向以科学决策为主;三是农业现场管理由以人工为主转向以自动化为主;四是农产品销售由以初级产品为主转向以深加工产品为主;五是农业市场以本地区为主转向以外地区甚至以境外地区为主;六是农业经营由以农业本身为主转向以非农产业特别是非农业人口的需求发展为主;七是农业发展由以粗放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转向以内涵型再生产为主。
从农业工业化概念中可以发现,农业工业化是发生在农业内部的质的革命,必将从根本上改造现在的农业,建设能与现代化工业并驾齐驱的现代农业。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高起点全方位地谋划农业,按照农业工业化的标准发展农业。
检验农业是否抓住工业化机遇的标准只有一条,就是农业工业化的发展速度与发展水平,速度快、水平高就是抓住机遇的具体体现。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