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有效地实施家园共育以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怎样有效地实施家园共育以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家园共育活动是亲子个性发展课程中的一部分,是孩子社会性发展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幼儿园与家庭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可割裂开来,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幼儿良好兴趣、习惯的养成, 不是仅仅在幼儿园中就能完成的, 在家庭中也必须坚持, 需要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
有效地实施家园共育,以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具体方法如下:
教师与家长相互信任是家园共育的前提。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幼儿教师是专门受过学前教育专业学习、培训的幼教专业人士,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掌握着科学的学前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的专家。
幼儿家长应该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给予充分的认同和信任。而幼儿教师要想得到家长的认可和信任,就应该放下架子,与家长真诚平等地交流沟通,设身处地地为家长着想,解决家长在教养孩子中的困难,取得家长的信任。
只有家长信任幼儿园和教师的前提下,幼儿园所希望家长合作、配合等教育举措,才会被家长欣然接受。
教师与家长及时沟通交流是家园共育的基础。
众所周知,幼儿有其一般的发展规律,也有其特殊的发展点,幼儿之间是有个性发展差异的。因此,教师在幼儿园实施教育时,不仅需要对每个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了解,还需要与其家长多做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幼儿在家的具体情况和现,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对幼儿实施适宜性的、个性化的教育。
同时。家长也要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生活、学习情况,以便在此基础上,帮助、支持孩子更好地在幼儿园生活、游戏、学习,促进孩子和谐、健康而全面地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