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8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应用题教学是发展学生智力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决定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因此,加强应用题教学,培养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一、通过应用题的结构训练,培养学生的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应用题教

学是发展学生智力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决定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

键之一。因此,加强应用题教学,培养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一、通过应用题的结构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应用题是由条件和问题两个部分组成,这就是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应用题的结构训练,

是在学生掌握了两 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的基本结构的基础上,着重对学生进行补条件、提问

题及找有关的条件和问题的训练。

1.根据条件,说出可求量的名称及数量关系式

如:①有白色粉笔60盒,彩色粉笔80盒,____?

②每天做82套,做了5天,____?

③有3.8吨煤,平均每天烧去0.2吨,____?

④有3.5吨煤,用去3/5,____?

2.根据问题,说出要求问题所需的条件及数量关系式

如:①加工这批零件用了多少天?

②可以提前几天完成?

③还剩下多少页没有看?

3.根据算式补条件和问题(这是当学生学习某些应用题后的综合训练,这种训练,除了

具有结构性功能, 还具有思考性功能)

如:学校买来一批科技书和故事书,其中科技书买来300本。

300×2/3____,____?

300÷2/3____,____?

300×(1+2/3)____,____?

300×(1+1+2/3)____,____?

结构训练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条件与问题间的逻辑关系,熟悉一些基本数量关系,以提

高发展学生的思维 水平。

二、通过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大纲指出:教学时,不仅要使学生获取知识,还要重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以培养学生

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借助语言表达,有助于调节自己的思维活动,使之逐

步完善。

几年来,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依据教材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跟着学说到独立

叙述,逐步提高。 在训练中,主要采取下列两种形式:

1.说题意

说题意,就是要求学生在审题时,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加深对题意的理解。训练时,

我引导学生把题中 的一些数学术语通俗化、具体化,去掉情节性的描述。如:“一堆煤共

45吨,运走了20%,运走了多少吨?”可 以说成“45吨的20%是多少?”训练学生用简

洁的语言途述题意或数量关系,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加深 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也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2.说思路

说思路,就是要求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能够用一定的数学术语有理有据有层次的表达

解题的思维过程。 如: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带有分率的一句话,让学生弄清

它的含义并说出所包含的数量关系,在 这个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讲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如:“某钢厂去年产钢64000吨,今年比去年增产1/4,今 年产钢多少吨?”,引导学生说出:

根据“今年比去年增产1/4”,说明把去年产钢量看作单位“1”,那么今 年产钢量相当于去

年的(1+1/4),求今年产钢多少吨,就是求64000吨的(1+1/4)是多少,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

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所以,算式是:64000×(1+1/4)。还可以引导学生用整数应用题的

解题思路来分析 ,可以这样说:根据“今年比去年增产1/4”,说明今年产钢多,去年产钢

少,求今年产钢多少吨,就是求比6 4000吨多它的1/4的数是多少,所以算式是:64000+64000

×1/4。

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说解题思路,可以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加深学生对题意

的理解,提高学生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常这样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说思路,使学

生形成了见题就想理,知道算法也懂理 的好局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通过对比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了防止学生片面地模仿例题,死扣“关键性词语”,死套类型,逐步达到独立地分析

问题,并能根据数 量关系的分析去解决问题。在应用题教学中,我加强了对比教学,如:

在教学“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已经 行了全程的3/8,正好是42千米,甲乙两地之间的

距离是多少千米?”教这类分数除法应用题时,我先把它改编 成“甲乙两地相距112千米,

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已经行了全程的3/8,已经行了多少千米?”的分数乘法 应用题作

为准备题,导入新知识的教学。先让学生找出这两道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是:都是

把全程看 作单位“1”,并且都行了全程的3/8;不同点是:准备题中已经告诉我们全程是

112千米,但行了全程的3/8是 多少没有告诉我们,是要求的,列式为112×3/8=42(千米),

而例题中告诉我们行了全程的3/8是42千米,全 程是多少千米没有告诉我们,是要求的,

设全程为x千米,则x×3/8=42。通过对比教学,使学生明确,分数乘 除法应用题是同一

个数量关系的两个方面,设未知数以后,就可以把两种应用题统一起来,逆思考就转化为顺

思考。这样教学,有助于学生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认识事物的本质与特点,掌握事

物的规律。在布置 作业时,不是教什么类型就布置什么习题,对于有联系的易混淆的或者

互逆的应用题,就混在一起布置给学生 ,使他们通过比较和对照,认识异同,辨别其特征,

掌握其解法,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根本任务。一题多解

在发展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放影队为育红小学同学放映两部科学教育影片。第一部影片长580米,放映了23.2

分钟,第二部影片长 750米,要比第一部多放影多少分钟?

此题可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解题。

①先求出每米影片需要放映多少分钟?再求出750米影片能放多少分钟?最后求出所

求问题。算式是:23. 2÷580×750-23.2=6.8(分钟)

②先求出每米影片需要放多少分钟?再求出第二部影片比第一影片长多少米?最后求

出所求问题。算式是 :23.2÷580×(750-580)=6.8(分钟)

③先求出每分钟能放影片几米?再求出750米影片能放多少分钟?最后求出所求问题。

算式是750÷(580÷2 3.2)-23.2=6.8(分钟)

④先求出第二部影片比第一部影片长多少米?再求出每分钟能放影片多少米?最后求

出所求问题。算式是 :(750-580)÷(580÷23.2)=6.8(分钟)

⑤先求出第二部影片的长度是第一部影片长度的几倍?再求出第二部影片能放映多少

分钟?最后求出所求 问题,算式是:23.2×(750÷580)-23.2=6.8(分钟)

⑥还可以先求出两部影片共长少米和每分钟放映多少米?再求出两部影片共放映多少

分钟和第一部影片放 映的时间,最后求出所求的问题。算式是:(750+580)÷(580÷

23.2)-23.2-23.2=6.8(分钟)

通过一题多解,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沟通了数量间的关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有

效地培养了学生的 思维能力。

五、通过编题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编应用题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培养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的练习。有计划地进行编题训练,

可以加深学生对 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各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编题训练中,除了教材中经常出现的看图编题和根据数量关系编题以外,我又根据不

同年级、不同知识 、不同要求,采取以下几种训练形式:

①根据式题编题

由教师提供算式,指导学生把式题表示的数量关系,组织到一定的内容和情节中去,编

成某种结构的应用 题。

如,根据算式120-20×4编题:

引导学生编出:一本故事书共120页,小红看了4天,平均每天看20页,还剩下多少

页没有看?

……

这种编题,有助于加深理解数量关系,保进学生建立整体的知识结构,发展学生的求异

思维能力。

②根据文字题编题

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名词术语、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根据文字题编题。如,根

据“一个数是200, 减去它的1/4,还剩多少”编一道应用题:

引导学生编出:修路队要修一段200米的公路,已经修了全程的1/4,还剩下多少米没

有修?

……

这种编题,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数学名词术语及其意义,培养学生概括数量关系的能力。

③根据问题编题

老师提供数学问题,让学生推导解题所需的条件,确定内容,安排情节,把数量关系编

入题中。如,根据 “科技书比故事书多百分之几?”编题:

引导学生编出:学校买来故事书120本,科技书150本,科技书比故事书多百分之几?

……

这种编题,有助于学生建立“问题—条件—解法”的联系系统,有助于发展学生分析推

理的能力。

④根据基本题编题

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或学习的需要,可以把一道基本题中的直接条件,改编成间接条件,

使其成为所需要 的多步计算的应用题。

如,基本题:修路队计划修路1400米,已经修了800米,还要修多少米?

(1)改编成二步计算应用题:修路队计划修路1400米,已经修了5天,平均每天修160

米,还要修多少米?

(2)改编成三步计算应用题:修路队计划修路1400米,已经修了5天,平均每天修160

米,剩下的3天修完, 平均每天还要修多少米?

(3)改编成四步计算应用题:修路队计划修路1400米,已经修了5天,平均每天修160

米,剩下的每天多修4 0米,还要几天作完?

……

这种编题,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题与多步题的联系,掌握知识的整体结构,可以发挥学

生的聪明才智,唤 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未来需要创造型人才,而培养创造型人才需要创造教育。在应用题教学中,只要有目的、

有计划地创造条 件让学生积极思维、积极探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

用,那么,学生的比较、概括、分析 、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就一定能得到发展和

完善,从而培养出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的一代新人,达到 素质教育的目的。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8/2/1324256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