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自己定位
毕业生该如何给自己定位在我们还是师弟师妹时,我们常常听说师兄师姐在找工作时,或者因不合用人单位的胃口而屡屡遭到拒绝,或者在几种选择面前犹豫不决,不知何去何从,大家都在想一个共同的话题:我该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毕业生希望明确自己的目标方向,给自己进行职业定位,但又担心自己的固定地职业定位影响了未来的选择和发展,于是许多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抱着“边走边瞧,边走边跳”的想法,没有认真的为自己做个职业生涯规划,因而难免错失了机会或者走了不少弯路。曾经听说过或者见过不少走错路走弯路的,所以可能有时,你也想给自己找个合适的位置,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但是我们由不得不相信,给自己定位很难,难在三个方面: 1.自我认识不够。有些人从没有认真地思考和了解自己,只会依据别人或者社会的观点来给自己定位。没有很好的自我效能感。有些人在环境的变化中迷失了自己。比如从校园到社会就业时,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人的位置也变了,这时的自己迷茫,有不知道该如何适应,找不到方向,往往很难给自己定位。 2.心理因素不定,很多人在定位时,盲目的相信自己,考虑不到别人或社会的观点,往往难以做出理性的选择。比如最近的IT行业,在往年的就业形势中也许很好,但是最近略有下滑,但是有些毕业生就没有认识到这方面的情况,简单的相信自己的专业,相信自己的能力,在社会中找不到正确的方向,一味的从众,期望高薪高职。当然,也有些大学生由于个人所在地区、所受的文化熏陶和家庭教育方式以及个人经历的不同,在职业定位时会有不同程度的受到心里的影响在各种矛盾中徘徊。 3.干扰因素太多,个人难于处理。有时候自己的定位会受到很多的干扰,以至于无法实现。比如高考报志愿时,可能会受到家长的制约;毕业求职时会受到就业政策的制约等等,常常使你如入迷雾之中,找不准位置,也看清方向。但是尽管毕业生不了解社会,不了解职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很难确定自己的位置,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帮助你,让问题变得清楚一些。首先不论你如何给自己进行角色定位,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专业知识,这也是最基础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其次要考虑工作的性质,全面了解工作的需求,对期望的工作有正确的认识。再次是对自己的个性特点、价值观的了解,确定自己人格特质与工作性质的匹配。举个例子:哈工大(威海)的一名普通的计算机系毕业生,在毕业的时候想选择三种工作:一是去一家大公司做普通职员;二是去一家中小型IT企业做开发研究;三是去研究所做试验人员。怎样给自己定位呢?他给自己列了一个清单:专业:计算机。经验:曾经在一家小公司打工,也曾在校实验室做过助理。技能:社会化能力较强,但英语水平较差。个性:喜欢和人打交道,喜欢看到实效;乐于创新和追求新意;有时耐性不足。希望从事的工作:1、有发展的空间 2、受人尊重、有自由度 3、多劳多得。他人评价:同学认为自己可以接受挑战,老师认为自己有潜力通过这样的比较,他认为自己可以选择第二项,在考虑社会发展情况之后,明确自己期待的薪资水平,最后再了解几个类似工作的要求,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在这个基础上为自己作出了完备的角色定位。其实从现在开始,你也可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收集自己需要的社会信息,为将来的自己做好职业规划,做好角色定位。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