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照间隔为什么不得小于1391mm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8
揭秘铁路线路设计的秘密:查照间隔与护背距离的科学考量在《普速铁路线路维修规则》中,两个至关重要的参数——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对铁路行车安全起着决定性作用。查照间隔,即辙叉心作用面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规定在客车运行的线路上不得小于1391mm。这看似简单的数字背
揭秘铁路线路设计的秘密:查照间隔与护背距离的科学考量
在《普速铁路线路维修规则》中,两个至关重要的参数——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对铁路行车安全起着决定性作用。查照间隔,即辙叉心作用面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规定在客车运行的线路上不得小于1391mm。这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蕴含着精密的计算与考量。
查照间隔为何设为1391mm?
它是为了确保在最严苛的条件下,车轮能够被护轨有效制约,避免一侧车轮直接冲击辙叉心。这一数据的设定基于几个关键因素:最大轮背距离为1356mm,加上最大轮缘厚度33mm,以及在机车重力作用下车轴向下弯曲导致车轮向外扩张的2mm,三者相加,得出了这个不容忽视的1391mm。
而护背距离的限制为1348mm,又为何呢?
护背距离是防止轮对在通过时被卡住的关键参数。如果设定过小,虽然看似可以减少空间占用,但实际上会减少车轮踏面与翼轨顶面的接触面积,增加有害空间,严重威胁行车安全并加速辙叉磨损。因此,护背距离必须在最小轮背距离1350mm的基础上,减去车辆重力影响导致的车轮向内收缩的2mm,从而确保足够的安全空间。
铁路数显轨距尺,守护线路精度的得力助手
铁路数显轨距尺作为工务维修、大修和工程测量的必备工具,以其快速、便捷的特点,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能精准测量轨距、超高、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等重要参数,确保铁路线路的稳定运行,是工务和工程领域不可或缺的测量神器。
这两个尺寸的设定,体现了铁路设计者对行车安全的严谨态度和对技术细节的精确把握,它们共同构成了铁路线路安全运行的坚实保障。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