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工程如何通过图来判断油气井驱动类型
有四种方法:
一、水压驱动类型油藏:在原始地层条件下,当油藏的边部或底部与广阔或比较广阔的天然水域相连通时,在油藏投入开发之后,由于在含油部分产生的地层压降,会连续地向外传递到天然水域,引起天然水域内的地层水和储层岩石的累加式弹性膨胀作用,并造成对油藏含油部分的水侵作用。天然水域愈大,渗透率愈高,则水驱作用愈强。如果天然水域的储层与地面具有稳定供水的露头相连通,则可形成达到供采平衡和地层压力略降的理想水驱条件。
二、气顶驱动类型油藏:有的油藏具有原生气顶,这时油层的压力即等于原始饱和压力。随着原油的开采,井底压力将不断下降,压力降落所波及到的井底地区,将是溶解气弹性膨胀驱油,随着压降区的扩大以致扩展到气顶时,气顶气也会因压力降落而产生弹性膨胀,从而使气顶区扩大,成为驱油的能量。如果气顶区和含油区相比足够大,在某一开发阶段也可成为驱油的主要能量。对于这种类型的油藏,称之为气顶驱油藏。
三、溶解气驱动类型油藏:一个高于饱和压力的油藏,随着油田的开发,当油层压力降至饱和压力以下时,在岩石和流体的弹性能释放并发挥驱油作用的同时,原来呈溶解状态的溶解气,便会从原油中挥发出来,成为气泡分散在油中,在压力降低时气泡将产生弹性膨胀,这种弹性膨胀能也会发挥驱油流向井底的作用,并且地层压力降得越低,分离出来的气泡越多,所产生的弹性膨胀能也就越大。由于气体的弹性膨胀系数要比岩石和液体的弹性系数大得多,一般要高出6~10倍,所以溶解气的弹性膨胀能在开发的某一阶段内将会起主要作用。在这种条件下开发的油藏称为溶解气驱油藏。
四、重力驱动类型油藏:有些油藏的油层具有较大的厚度,或具有较大的倾角(大于10。),处于油层上部的原油依靠自身的位能或重力向低部位的井内流动,当前述的各种能量均已消耗之后,主要依靠重力驱油的油藏称为重力驱动类型油藏。和其他分类一样,这种分类更具有多因素性,普遍有两种以上的天然驱动能量,而且在开采过程中主导的驱动能量往往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在目前,有时从油田开发开始时各种人工影响和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措施便同时应用,在这种情况下这种以天然驱动能量分类的方法显然不能满足需求,但是,对这种驱动能量一定要有所认识,因为人类正在模拟和补充这些能量继续开采油藏,如注水、注气。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