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科学与技术和测绘工程有什么区别
遥感科学与技术(RS)是通过各种传感器在遥远距离获取目标数据的学科,如扫描仪、相机、雷达、声纳等。它融合了多个领域,属于交叉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相比之下,测绘工程历史悠久,主要是通过各种手段为工程建设获得基础测绘数据,即空间数据。
遥感科学与技术的就业率从2011年的85%增长到2013年的95%,呈持续上升趋势。毕业生主要在城市发展与规划、国土资源与开发、环境保护、交通工程、海洋、国防建设等领域从事与遥感技术相关的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教育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遥感技术从字面理解,就是从远处感知事物。广义上,它是指通过电磁传播与接收技术收集目标特定信息,进而了解目标的性质。通常指的是从卫星或飞机对地面观测,并基于图像分析获取数据的技术。例如,在城市规划中,通过空中拍摄获取规划区域的图像信息,通过图像分析即可获取该区域的土地资源信息。
遥感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普通高等教育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遥感科学与技术全称为遥感科学与技术,属于工学中的测绘类。这门学科在空间科学、地球科学、测绘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专业课程分为计算机科学类、测绘科学与技术类和遥感科学与技术类。随着人们对地球资源和变化的深入了解需求日益增长,遥感技术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地球的“眼睛”。在中国,遥感技术已成功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保护、政府管理与决策、城市规划、防灾减灾、重大工程和国防建设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遥感科学与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人数相对较少,毕业生规模较小。毕业生主要在城市发展与规划、国土资源与开发、环境保护、交通工程、海洋、国防建设等领域的科研单位、企业与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遥感技术相关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或在高等教育机构从事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
测绘工程则简单地来说就是测量与绘图。它是利用现代化方法采集、量测、分析、存储、管理、显示和应用各类地学信息的综合信息科学。现代测绘科学与技术以卫星导航定位、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测绘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进行测定和描述的工作。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测绘和地理信息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可以由三个S代表:GPS(测绘)、GRS(地理信息科学)、RS(遥感科学与技术)。在实际工作中,会运用空间测量、摄影测量、激光测量、遥感测量等多种高技术手段,远非我们想象中手持卷尺和游标的手工测量。
测绘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从一张普通的地图到铁路网、公路网的分布,都离不开测绘。在国防、能源、农业、林业、水利电力、城市建设、交通规划、土地管理等领域,测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没有测绘,就不可能有地图。如果没有大地测量中的GPS测量,汽车上的导航仪和手机上的导航软件都将无法准确导航。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