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质肥沃的中性或偏酸性园田地或旱田地作为育苗田。采用钢骨架大棚育苗,大棚通常南北走向。提倡秋季整地和施用农肥。清除根茬,打碎坷垃,整平床面。施用壮秧剂,如“鑫洋”有机壮秧剂,按产品说明书操作。
种子处理包括选种和浸种消毒。选种时,用盐水最好,将盐水配制成1:13的比重。浸种消毒可使用恶苗净(多效灵),每袋100克加水50公斤,搅拌后浸种40公斤,常温浸种5-7天。浸种后不用清水洗可直接催芽播种。催芽时,将浸种后的种子用35℃水串,提高种子温度,然后用保暖物品盖好捂严,以30-32℃的高温破胸,严禁高温;当种子有80%左右破胸时,将温度降到25℃适温长芽,要经常翻动,使种子受热均匀,芽出的齐;当芽长1毫米时降温到15-20℃低温晾芽待播,芽长不能超过2毫米。播种当日气温稳定通过5-6℃时开始播种。
播种量根据不同育苗方式确定。机插盘育苗每盘播芽籽125-150克,钵体盘育苗每孔播芽籽3粒。播种前要浇透底水,播种后拍压种子,使种子三面入土。用过筛无草籽的沃土盖严种子,覆盖厚度0.5-1.0厘米。播种后在床面上平铺地膜,出苗后立即撤掉。
秧田管理包括温度管理和水分管理。温度管理方面,播种至出苗期需密封保温,出苗至1叶1心期注意开始通风炼苗,棚内温度不超过28℃。秧苗1.5-2.5叶期,逐步增加通风量,棚温控制到25℃,严防高温烧苗和秧苗徒长。秧苗2.5-3.0叶期,做到昼揭夜盖,棚温控制到20℃左右。出苗时遇“顶盖禅帆型”现象,应及时敲碎被顶起的覆土。水分管理方面,秧苗2叶期前原则上不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秧苗2叶期后,床土干旱要早、晚浇水,每次浇足浇透,但不可大水漫灌。苗床灭草和预防立枯病也是管理的重要内容。
插秧技术方面,水整地要在插秧前3-5天进行,整平耙细,做到池内高低不过寸,肥水不排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时开始插秧,5月末结束,不插6月秧。中等肥力地块一般行穴距9×4寸,高肥力地块采用超稀栽贺培,插秧规格为9×5寸,每穴3-4棵基本苗。本田管理施肥方面,基肥用符合有机产品生产和加工认证的“鑫洋”牌有机肥(有机质含量≥30%)1500公斤/公顷,水稻返青后追施“鑫洋”有机肥350公斤/公顷,7月5-15日追施“鑫洋”有机肥150公斤/公顷。灌溉方面,采用浅湿结合,间歇灌溉的节水灌溉技术,满足水稻生理需水,尽量减少生态用水。
病虫害防治方面,防虫可采用赤眼蜂防治二化螟和性诱剂诱杀成虫。防病可利用生物制剂,如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和5%井岗霉素水剂,防治稻瘟病和纹枯病,以及10%井岗霉素可湿性粉剂防治稻曲病。收获时,水稻进入黄熟后期,达到90%的籽粒黄熟即可收割。收割后进行风干,晾晒至水稻籽粒含水量降到15-16%时进行脱粒。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