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主要评判指标包括哪些
1. 正确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2. 健全的统一人格体现了心理健康的整体性。
3. 乐观的良好心境显示了积极的心理状态。
4. 坚强的个人意志是克服困难的关键。
5. 较强的适应能力意味着能够灵活应对变化。
6. 和谐的人际关系反映了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7. 积极的学习态度表明了对成长的渴望和开放性。
8.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维持身心健康的基础。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人体心理健康七条标准包括:
1. 智力正常:能够合理运用认知能力。
2. 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能够有效管理自己的情感反应。
3. 具有较强的意志和品质:展现出决心和毅力。
4. 人际关系和谐:在社交中能够建立积极的关系。
5. 能动地适应并改善现实环境:积极应对挑战,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6. 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维持自我认同和自尊。
7.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行为和思维与年龄相匹配。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包括:
1. 充分的安全感:感到保护和安全。
2. 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评估:自我认识和自我肯定。
3. 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设定并追求实际可行的目标。
4. 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保持脚踏实地,面对现实。
5.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内在一致性和自我整合。
6.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够吸取教训,不断进步。
7.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社交中建立和维护积极的关系。
8. 适度表达与控制情绪:合理表达情感,情绪稳定。
9. 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满足合理需求,遵循社会规范。
10. 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在团队中保持自我特色。
心理测评量表如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可帮助评估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若发现情绪或心理状况影响了日常生活,应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