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课堂教学机智
如何发展课堂教学机智
作为教师如何对小学课堂中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随机调控,以做到教学机智的正确运用呢?
1.利用自己的错误,巧妙施教
每个人都会犯错,教师也不例外,在面对一些特殊的教学场面时,教师出错的现象会更容易发生。如果课堂上一旦出现失误,教师必须保持冷静,千万不能手忙脚乱。对于个别失误,教师可以不急于改错,而是恰当地利用自己的错误,引出一点教训,从而强化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更深刻的记忆。
比如,有位教师在上公开课的时候,由于紧张,把《北大荒的秋天》一文中的“高粱”二字写成了“高梁”。一位学生站起来吃惊地说:“老师你错了,‘高粱’的‘粱’底下是‘米’。”这时教师看了一眼自己写的字,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
当坐在下面的听课老师都为其捏了一把汗时,却只见这位教师依然面带微笑,神情自若地说:“这位同学说得非常正确,看来同学们看得都很仔细。以往老师在教授这个字时,有不少同学会犯同样的错误。”
接着老师又问:“你们知道‘高粱’的‘粱’字为什么下面是‘米’吗?”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答:“因为‘高粱’是粮食,所以是‘米’。”
接着,老师强调:“对,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高粱’是粮食的一种,所以下面是‘米’字,而这个‘梁’是栋梁,是一栋房子最重要的支撑点,是用木头做的,所以下面是‘木’字,大家记住了吗?以后可不能再犯和老师同样的错误哦!”
就这样,这位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化解了一场课堂危机,既挽回了自己的“面子”,也使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承认自身不足,以诚感人
现在的学生视野宽广,思维敏捷,而且有些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课堂上,往往会提出一些超过教师认知水平的问题。教师应该实事求是地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既不能不懂装懂,胡编滥造以蒙蔽学生,也不应压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这时,教师可以将这些问题留给全体学生讨论,这样,既能让师生之间进行平等的情感沟通,又能使学生们的思维得到激发和碰撞。
如果问题仍然解决不了,则可留在课后解决,从而保证正常教学过程的顺利完成。
曾听过这样一节课,教学内容是小学三年级的《西湖》。当讲到西湖是杭州十景之一的时候,有位学生站起来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杭州十景到底是指哪些景色啊?”
那位老师显然是没有准备到这个内容,看着同学们等待答案时充满渴求的目光,老师坦白地说:“不好意思,同学们,老师的答案也不是很全面。那么同学们有谁去过杭州,游过西湖吗?有谁愿意来说说啊?”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回答了起来,但没有一人能说全。老师想了想,说:“这个问题,老师也说不准,等查完资料后再告诉大家。现在我们继续来了解杭州十景之一的西湖。”
课后,老师通过查资料,把答案告诉了学生。学生们都为她的诚恳态度和求知精神所感动,既感受到教师的人格,又沐浴了知识的甘露,获益匪浅。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