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固位型钉洞的深度一般为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8
钉洞固位形的深度通常设定为1.5毫米,根据具体需求,最大可增至2毫米,前提是不损害牙髓。钉洞若短于1毫米,将不足以提供有效的固位力。固位形的作用是防止充填体因侧向或垂直方向的力量作用而移位或脱落。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固位形:1. 侧壁固位:这是最基本的固位形式,通常指

钉洞固位形的深度通常设定为1.5毫米,根据具体需求,最大可增至2毫米,前提是不损害牙髓。钉洞若短于1毫米,将不足以提供有效的固位力。

固位形的作用是防止充填体因侧向或垂直方向的力量作用而移位或脱落。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固位形:

1. 侧壁固位:这是最基本的固位形式,通常指的是盒形洞口。

2. 倒凹固位:在洞底的侧髓线角和角落等位置向侧壁牙本质内部潜入小凹或固位沟,深度以0.2毫米为宜。

3. 鸠尾固位(常用):由鸠尾峡和膨大的尾部组成,峡部起到扣锁作用。多用于后牙的双面洞,在牙合面制作鸠尾;前牙则在舌面制作鸠尾。后牙的峡部宽度为颊舌尖宽度的1/4至1/3,前牙则为邻面洞舌侧宽度的1/3至1/2。

4. 梯形固位:多与鸠尾固位结合使用于双面洞,将邻面处理成底大顶小的梯形。

5. 间接固位:其具体作用是辅助直接固位体固定,主要起到增强义齿稳定性、防止义齿翘起、摆动、旋转及下沉的作用,常用于游离端义齿。

1) 防止游离端义齿在咬合时脱位(翘起)。

2) 对抗侧向力,防止义齿旋转和摆动。

3) 分散合力,减轻基牙及基托下组织承受的力。

6. 修复体牙体预备的固位形不包括倒凹固位。

固位是修复体的基本特性,用以抵御重力(地心引力)、食物黏着力以及在咀嚼过程中可能导致的修复体脱位的各种外力。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8/2/1313429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