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新谷地的地下水开发条件与水资源优化利用
在国务院审批的分水方案中,仅对不同水平年正义峡的下泄量做出了规定。由于鼎新谷地 ( 大墩门至哨马营段) 是黑河干流必经之地,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有近水楼台的优势,在满足正义峡下泄量目标的情况下,鼎新谷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决定进入下游额济纳平原水量的关键因素。
6. 2. 1 鼎新谷地的地下水开发利用条件
鼎新谷地是指从黑河干流大墩门 ( 正义峡下游 19km) 至哨马营间的河谷平原段。从地形地貌特征看,鼎新谷地与金塔盆地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是一个统一的山间盆地; 但从沉积单元与沉积物特征分析,二者明显不同 ( 图 1. 12) 。金塔盆地属黑河支流北大河流域,其东北缘以细颗粒松散沉积物 ( 细砂、粉细砂、粘土) 为主,第四系厚度在 50m 左右,为多层结构含水层系统,透水性和富水性较差,单井涌水量小于 1000m3/ d。鼎新谷地属黑河干流沉积区,以粗颗粒沉积物( 砂夹卵砾石) 为主,第四系厚度在 100m 左右,以潜水含水层为主,大部分地区地下水位埋深小于 5m,富水性和透水性均较好,单井涌水量 3000~5000m3/ d。虽然地下水从金塔盆地向鼎新谷地径流,但径流量十分有限,约 0. 11×108m3/ a。
鼎新谷地北端的哨马营 ( 地湾东梁) 一带,存在一近东西向的基岩 ( 隐伏) 隆起带 ( 图1. 11) ,基本截断了鼎新谷地与黑河下游沉积区地下水之间的联系,只在基岩隐伏隆起部位有少量河床潜流 ( 约 0. 159×108m3/ a) 向下游区径流 ( 图 1. 32) 。
根据上述地层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可以认为鼎新谷地为一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第 2章地下水均衡计算表明 ( 表 2. 7~ 表 2. 9) ,现状条件下,鼎新谷地地下水总补给量约 1. 956×108m3/ a,其中河道与水库入渗量达 1. 19×108m3/ a; 粗略估算地下水储存量超过 200×108m3。
综上所述,鼎新谷地具有有利的地质构造背景、较丰富的地下水补给资源和巨大的地下储存空间,地下水开发利用条件优越,同时是水资源调蓄的良好场所。
6. 2. 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
正义峡、哨马营和狼心山水文站 1998~2001 年监测资料 ( 表 6. 4) 表明,无论正义峡年下泄水量如何变化,正义峡到哨马营水文站之间地表径流减少量变化不大,保持在 2. 68×108~ 2. 88 ×108m3/ a 之间,平均 2. 79×108m3/ a。因正义峡至大墩门为峡谷河段,基本上没有水量损失,因此径流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鼎新地区的灌溉引水、水库蓄水、水面蒸发和河道渗漏等。现状条件下( 1999 年) ,鼎新地区灌溉引水和水库蓄水量合计约 1. 44 × 108m3/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02) ,本次估算的河道水面蒸发 0. 16×108m3/ a,因此剩余的 1. 19×108m3/ a 消耗于河道入渗 ( 补给地下水) 。
表 6. 4 黑河正义峡至狼心山段年径流量变化表 单位: 108m3
前面已经述及,现状条件下鼎新谷地地下水总补给量约1. 956×108m3/ a,其中河道与水库入渗量达 1. 19×108m3/ a。但现状地下水开采量仅 0. 168×108m3/ a,除侧向流出 0. 159×108m3/ a 外,其余 1. 63×108m3/ a 消耗于蒸腾蒸发。
归结起来,鼎新谷地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①以地表水作为主要供水水源是不合理的选择; ②地下水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大部分消耗于无效蒸发,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③每年约 0. 60×108m3的黑河水被引入平原水库,1/3 以上消耗于水面蒸发和渗漏 ( 渗漏的水最终也被蒸发掉) ,人为增加了水资源的无效损失。
6. 2. 3 水资源优化利用方向
从鼎新谷地的水资源条件出发,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出如下水资源优化利用方向: 从以地表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现状利用模式转变为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优化利用,逐步减少地表水引用量,尽快废弃平原水库。
现状条件下,鼎新谷地有保证的地下水补给量 ( 天然河道入渗补给) 超过 1×108m3/ a,如果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完全可以替代全部平原水库和部分地表水引水工程,大量减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无效蒸发损失,增加当地可利用的水资源量和向下游的输水量,没有必要耗巨资修建 《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02) 中提出的内蒙古输水干渠。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