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师资格证考试音乐学科知识:民间歌曲历史沿革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8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民间歌曲1、《诗经》春秋战国时期,据说由孔子编订的《诗经》是我国第一部乐歌总集。其中的《国风》指的是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近五百年间的15国的民歌。地域范围相当于现代的黄河流域的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以及长江流域的湖北北部和四川东部。2、屈原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民间歌曲

1、《诗经》

春秋战国时期,据说由孔子编订的《诗经》是我国第一部乐歌总集。其中的《国风》指的是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近五百年间的15国的民歌。地域范围相当于现代的黄河流域的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以及长江流域的湖北北部和四川东部。

2、屈原的《楚辞》

《楚辞》记录整理了楚国(今湖南地区)的民歌,存留于《九歌》中。同时,屈原还创造了中国的一种文学题材——骚体。

(二)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间歌曲

1、汉代的相和歌

相和歌是汉代北方民间歌曲,由开始无人伴奏的徒歌发展成“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相和形式。相和歌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汉代歌舞大曲——相和大曲,成为魏晋南北朝清商乐的先声。

2、清商乐

清商乐是东晋南北朝期间承袭汉魏相和诸曲,吸收当时民间音乐发展而成的俗乐的总称。三国时期,魏三祖曹操、曹丕、曹睿便作有大量清商词,还设立了清商署的机构,专门管理清商乐。后来北方的相和歌、清商乐由于两晋时的战乱传播到南方,与南方的吴歌西曲融和发展,成为了一种全国性的民间歌曲。

3、吴歌西曲

吴歌在东晋南朝时颇盛,流传在以建康(南京)为中心的地区,其中多为民歌如《子夜歌》、《上声歌》、《子夜四时歌》;西曲的产生较吴歌略晚,是南朝宋齐粱时期,流传地区以今江陵为中心,其表演形式有舞曲和倚歌即以曲倚(伴奏)歌。作品除民歌外,也有文人创作,如《莫愁乐》《那呵滩》等。

(三)唐宋时期的民间歌曲

1、唐代曲子

曲子是隋唐时期一种新兴的民间歌曲,它的产生是西域音乐与汉族传统音乐的交流融和的结果,即所谓“胡夷里巷”之曲。其形式是长短句结构,《杨柳枝》是隋代的曲子,《敦煌歌辞总编》共收入了唐五代曲子词1300多首,多为民间歌曲,如《望江南》至今仍保存在山西五台山寺庙中。

2、宋曲

宋代曲子的来源主要是继承了隋唐以来的民歌、曲子、或大曲、法曲的片断以及自创新曲(称为自独曲)。其创作手法大多数是倚声填词。宋代的曲子的题材形式主要有令(较为短小的曲子)、慢(长大抒情委婉的曲子)、引、近、序、歌头等,根据表演的方式有小唱、“吟叫”“嘌唱”等。宋代的曲子繁荣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曲牌,知名词家有200多人,常用曲牌有870多个,加上变体就有1700多个,并且因词而著称。这些丰富的曲牌成为多种音乐形式猜行的主要构成部分,为唱赚、诸宫调、戏曲等较高的艺术形式奠定了基础。在两宋词坛上以词曲相兼而知名者有柳永、周邦彦、姜夔、张炎等人。

(四)明清时期的民间歌曲

明清时民间歌曲极为丰富,出现了反映各种题材的民间歌曲、艺术歌曲、琴歌以及蒲松龄的《聊斋俚曲》等等,开始出现了著录民歌小曲的刊本。见于纪录的就有208首,许多曲调至今仍在流传,它们的产生距今有三四百年的历史。

民间歌曲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民间歌曲组织群体劳动,表达感情,记录神话、历史和传说故事。

1. 开天辟地歌

彝族的《梅葛》,苗族的《古歌》、瑶族的《盘王歌》,哈尼族的《开天辟地歌》等,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以及有关历史、生产、生活合礼仪方面的知识。一般在节日、祭祀或婚丧礼仪中由巫师演唱。

2. 民族起源与迁徙

民歌中所记载的民族起源与迁徙。

3. 英雄史诗

民歌中的英雄史诗是历代人们集体创作和传唱的文学作品。

4. 长篇故事

民歌中的长篇故事。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8/2/1312012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