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计量模式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依据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8
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依据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理论依据主要体现在会计目标与计量模式之间的关系上。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不同的会计目标理论会产生不同的会计计量模式。例如,受托责任学派强调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主张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
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依据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理论依据主要体现在会计目标与计量模式之间的关系上。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不同的会计目标理论会产生不同的会计计量模式。例如,受托责任学派强调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主张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和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决策有用学派则更倾向于提供相关且有用的会计信息,主张多种计量属性并存择优。
现实依据则更加复杂,涉及经济、政治、技术、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经济因素的影响尤为显著,各种利益集团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可能通过各种方式影响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例如,在英国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政治干预,标准会计惯例公告第十六号《现行成本会计》要求用现行成本代替历史成本,但后来因公司经理阶层的普遍反对而被迫放弃。
政治因素对会计的影响虽不直接,但仍有明显作用,例如美国国会在20世纪60年代对会计准则委员会只允许采用“递延法”处理投资贷款项目的干预,使得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可以并用。
技术因素同样不可忽视。会计职业的发展水平影响着复杂计量方法与模式的选择。如果会计人员素质低下,可能影响到复杂的计量方法与模式的选用。
环境因素也是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重要考量。经济环境的变迁促使会计计量模式的更新。当历史进入科技和知识主导的新经济时代,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不足显现出来,采用新的计量属性如现行成本、公允价值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是一个涉及理论与实践、内部与外部、定量与定性多方面因素的复杂过程。理解这些依据,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看待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与应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与市场需求。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