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立足铁军建设提升执勤消防中队战斗力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8
摘要: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类的生存空间不断拓展。由此,各种疑难灾害事故不断增多,危害日趋加重,作为灭火抗灾、抢险救援的“拳头”和“尖刀”,消防部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提高部队战斗力,成功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出色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是摆在广大消防

摘要: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类的生存空间不断拓展。由此,各种疑难灾害事故不断增多,危害日趋加重,作为灭火抗灾、抢险救援的“拳头”和“尖刀”,消防部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提高部队战斗力,成功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出色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是摆在广大消防官兵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当前消防事业发展现状及消防部队职能特点分析,重点就如何稳步提升执勤消防中队战斗力,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消防部队 基层中队 战斗力    一、当前消防事业发展现状及消防部队职能特点分析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消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级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把消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实施,对消防安全投入不断加大;人民群众消防安全需求日益增长,对消防工作更加支持。同时,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火灾等事故易发、多发的风险和压力进一步加大,消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消防工作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非传统消防安全问题不断产生,与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公共消防设施“欠账”、公众消防安全素质低等传统消防安全问题互相交织,使火灾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因素增多,发生重特大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的高风险依然存在,对新时期新阶段的公共消防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  纵观消防部队所承担的消防监督检查任务以及灭火救援职责使命,当前基层消防部队的人员编制,以远远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基层大队繁重的消防监督检查与火灾事故调查任务,使大队监督检查人员心有余而力不足,恨不得长出两双手来开展工作。且执勤消防中队作战力量淡薄,人员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参差不齐,协同作战、相互配合能力较差,部分领导指挥作战、组织处置事故的能力不高,针对辖区火灾的高发情况,中队的作战力量明显不足,碰到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化工场所发生火灾、大跨度、大空间火灾,就会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单凭一个中队的执勤力量以远远不能满足火灾现场的需要。  二、目前执勤消防中队战斗力现状分析  (一)未能充分发挥装备效能。近几年,基层部队特别是执勤消防中队的装备建设扩容提质,但是在器材装备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其应有的效能却未能充分发挥出来。一般,当新的器材装备采购来以后,上级机关会组织开展器材装备管理员培训。但这类培训时间过短,往往只涉及一些最基本的操作,大部分装备管理员都是半桶水,似懂非懂,遇到稍微棘手的问题便束手无策。很多进口器材的说明书没有中文注释,想自学也无从入手。因此,执勤消防中队对一些先进的器材装备存在不会用,不会维修的问题。基于上述原因,部分先进器材装备到位后,往往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放在器材库里当摆设,部队在执行各类任务时,使用的还是以前那些简便易用的“老三样”。  (二)训练模式跟不上实战要求的脚步。根据职能的拓展,执勤消防中队的组训模式也在不断转变,以期适应新形势下灭火救灾和应急救援的新需要。一些操法的设计和应用过于固定和呆板。一些新操法的设计是基于某个地域某种特殊情境,适用于特定的环境。在推广的过程中,过多追求动作的整齐划一,在考核时拘泥于掐表计秒。从而没有切实做到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合同制消防员跟现役官兵的整合有待进一步加强。在组训过程中,对合同制人员和现役人员应当一视同仁,同等对待,同等要求。将合同制人员纳入统一的训练体系中,不能因为性质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要加速二者的有机融合,发挥出整体作战效能。  三、对提升执勤消防中队战斗力的几点思考  (一)精神培育是根本。一支强大的军队必须要有军魂,而且军魂是一种软实力,往往能催生迸发出强大的战斗力。我们要强化“战斗精神高于人、战斗意志胜于人、战斗作风强于人”的理念,将消防战斗精神的培育作为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重要内容之一,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活动,鼓励探索、奋勇争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战斗精神根植于每一名官兵的思想中,体现到每一次灭火救援战斗行动里。强化官兵的理想信念,要使广大官兵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考验,必须不断加强对消防部队的性质、宗旨、职能、使命和战备形势的教育,把爱国奉献、理想信念、消防职业道德等教育融入到打造消防铁军活动中,增强官兵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拓宽主题教育活动的形式,要积极开展铁军比武、优秀指挥员评比和训练标兵评比等活动,确保一个典型带动一支队伍。  (二)体能技能训练是基础。体能训练是冬春季业务训练活动的基础,也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关键所在。当前,正值阳春二月,气温逐步回暖,正是练兵的好时机。各执勤消防中队应充分利用渐好的天气状况,采取领导先行,干部带头,全员参训的方式积极开展冬春季业务训练活动。中队科学合理地制定练兵工作计划,强化措施,细化责任,扎实开展耐力、速度、爆发力、卧推、俯卧撑、仰卧起坐、单双杠、百米跑、中长跑等科目的体能训练,并适时地加大训练强度。每一个作战单兵都要体能超达标。做到划定年龄层次、区分任务需要,确定不同作战单兵的体能训练内容。并进行装备大熟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装备熟悉方面,应循序渐进,区分器材类别、区分岗位职责,做到相应级别、相应岗位的个体熟悉相应器材装备,做到熟透随身的、熟知常规的、熟悉特勤的。在战术素养的各个环节上,以战术程序和战术动作是否符合实战要求为依据,制订科学的量化标准,并广泛征求基层官兵的意见,形成共识,力戒以时间快慢作为衡量成绩好差的标准。  (三)理论学习是前提。信息化建设是当前提升部队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以信息化带动基础工作,牵引作战机制改革,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要结合部局规划实施的灭火救援信息化工程建设,将信息化的理念和技术引入部队训练、“六熟悉”、灭火救援预案、组织指挥、战勤保障等各个领域,充分借助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等先进手段,进一步提高执勤训练和灭火救援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并要加强一线指挥员的现代化指挥能力建设,强化其专业知识、指挥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培训,提高独立指挥作战和临机处置能力。构建相对独立、运转高效、安全可靠的通信指挥体系,确保一旦发生火灾及其他灾害事故,能在第一时间准确了解灾情发展,第一时间调集足够的警力和有效装备,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和社会联动机制,第一时间集中优势兵力于灾害事故现场,从而实现远程指挥和可视化指挥,达到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和消灭险情的目的。  (四)实战演练是关键。执勤消防中队要组织官兵适时深入了解辖区重要场所、易燃易爆单位、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部位开展“六熟悉”,确保一有情况,能迅速、及时、有效处置,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结合实际情况,并组织对灭火救援预案进行完善。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灭火救援作战预案和类型预案,强化战术训练,重点磨合单兵攻坚和协同作战的能力。明确攻坚组重点开展火情侦察、破拆清障、纵深进攻、内攻救人、强攻排险,关阀堵漏等战法训练,具备强攻近战、突破攻坚能力。开展高层、地下工程、石油化工等特殊火灾扑救和化学危险品泄漏、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建筑倒塌等灾害事故的应用战术训练和实战演练,具备专业处置、打赢制胜的能力。遵循立足实际,积极组织官兵对火灾特性、灭火原理等业务理论基础进行学习,注重实效、科学练兵。依托现代化多媒体手段经常组织消防官兵学习灭火救援的先进方法,点评扑救火灾的精典案例,提高官兵战术理论素养和实战能力。笔者认为,执勤消防中队要切实履行职责、坚决完成神圣使命,就以铁的信念、铁的制度、铁的身体、铁的力量,充分利用全国消防部队上下大兴岗位大练兵活动的潮流,下苦功夫,铁拳打造出消防部队特色的顽强战斗力,真正成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猛战、战之必胜”的铁军队伍。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8/2/1310472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