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国家审计机关学习审计结果运用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8
审计结果运用是审计部门的核心工作,它关乎审计资源的高效投入产出,推动审计工作的价值创造,以及在组织中提升审计地位。然而,实际操作中,不少审计部门的审计成果利用率并不高,往往仅停留在报告层面,未能充分发挥其价值。与此相对,国家审计机关在审计结果运用方面已形成

审计结果运用是审计部门的核心工作,它关乎审计资源的高效投入产出,推动审计工作的价值创造,以及在组织中提升审计地位。然而,实际操作中,不少审计部门的审计成果利用率并不高,往往仅停留在报告层面,未能充分发挥其价值。与此相对,国家审计机关在审计结果运用方面已形成成熟、完备的制度体系和方法体系,值得内部审计借鉴。

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运用有六项制度,包括向本级审计委员会报告制度、审计工作报告制度、审计结果报告制度、专题报告、审计信息和综合报告制度、审计移动制度、审计结果公告和通报制度。这些制度为企业内部审计提供了借鉴方向。内部审计结果运用路径方向分为对上、对下、平级三个层面。

首先,内部审计部门需向企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报告审计结果。报告内容不仅涵盖全年的审计结果,还包括审计工作开展情况,这是最高层次的审计成果运用形式之一。

其次,内部审计部门应向企业决策层报告全年审计工作情况,包括审计结果和审计工作开展情况等重要内容。

内部审计部门还应向企业高级管理层报告审计结果。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常处于高级管理层领导下,向高级管理层报告审计结果,能更快获得反馈。

内部审计部门可根据企业管理需求、数据分析等,针对企业经营中的突出问题、系统性风险等集中资源开展专项审计或检查,并以专项报告或专题报告形式向决策层或高级管理层报告。同时,为提高时效性,内部审计部门可采用简报、信息专送等形式及时报告审计结果。

内部审计部门对审计发现问题的严重程度,可将审计结果向纪检、监察、合规、人力资源等部门移交,并提出问责处罚建议。审计结果可用于干部的晋升、任命等。

内部审计部门也可将问题情节严重并需企业各部门、机构高度重视的审计发现问题进行通报。尽管不具备处罚权,但全企业上下通报也能引起各部门、机构的高度关注,发挥审计威慑作用。

企业内部审计结果利用形式可多样化,包括向被审计单位出具风险提示书、管理建议书,向被审计单位相关业务的总部垂直领导部门发送风险提示函等。内部审计在企业中,除了监督职能,咨询职能也日益重要。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8/2/1309632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