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课前预习习惯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8
一、运用“读书五步歌”,提高预习兴趣 第一步:读,就是把新课文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确,连字成词,连词成句,把课文读通顺。第二步:画,就是画出需要弄懂的地方,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写画画,圈圈点点是很有必要的。如语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难理解的语句。给不懂读音的

一、运用“读书五步歌”,提高预习兴趣 第一步:读,就是把新课文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确,连字成词,连词成句,把课文读通顺。第二步:画,就是画出需要弄懂的地方,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写画画,圈圈点点是很有必要的。如语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难理解的语句。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含义深的句子画上线,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做上这些记号,等到上课的时候,再特别加以注意,把自己觉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彻底弄明白。第三步:查,就是查工具书,要把查出的内容多读几遍,牢牢记住并掌握它的意义;如语文中遇到新词,不仅要知道它的解释,还要联系课文,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和用法。第四步:思,是在一读、二画、三查之后去思考课文课后问题,从重点的句子体会到了什么?还有那些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五步:记,到了这里,预习并没有结束,还差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用笔记一记。“记”有两个意思:一是记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新的知识要点;二是记下预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这就是说,把课本中容易解决的问题先解决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集中起来,拿到课堂上来解决。这样,你在听课时就会全神贯注,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二、培养学生在预习中提出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疑问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创新。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培养创新思维要从培养质疑问难开始。 每次讲新课之前,我都引导学生参照预习要求和课后思考题再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通过预习,学生能初步认识,熟悉课文,但不可能理解和弄懂所有问题。所以要引导学生运用划划、点点、记记等标记,把课文中不理解的字词、语句以及课后问题作标记,并提出质疑。这样,使学生做到在课堂上的听课有目的性,带着问题来听课,提高听讲效果。总之,只要老师能有计划,有步骤,坚持不懈的指导和督促,注意方法的指导,久而久之,学生良好预习习惯便能养成,自学能力也随之发展。实践证明,通过有效的引导学生预习,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普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更重要是能使学生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教学的效率,普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更重要是能使学生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8/2/1306247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