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8
新课改后,小学教育提出核心素养概念,改变了原有教学中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式,促进单一化教学向素质教学转变,实现能力与品格并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呢。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发现问题,抓住问题本质,渗透核心素养。在课堂

新课改后,小学教育提出核心素养概念,改变了原有教学中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式,促进单一化教学向素质教学转变,实现能力与品格并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呢。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发现问题,抓住问题本质,渗透核心素养。在课堂中学生要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也要拥有提问题的能力。无论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不管学生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只要是学生自己真实的想法,教师都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对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引导和解决。对于有创新意识的问题和见解,不仅要给予鼓励,而且要表扬学生能够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而引导大家一起去深层次地思考交流。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这节课主要是探究和发现规律,在探索新知的环节,采用竞赛的形式进行教学。在讲清竞赛的内容和规则后出示题目:32×25、47x15、25x32、15x47...…两小组轮流答题,答到第4题时,先答题的小组的同学马上提出了问题:“老师,其他组的同学做的是我们小组做过的题目,不公平!”这时老师问:“为什么不公平,你来说说。”接者学生就顺其自然地说到问题的本质:“虽然乘数的位置相反,但是乘数是相同的,所以结果也是相同的。〞通过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抓住本质,进一步让学牛明确乘法交换律的内涵。又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生活中的比”一课,导入时提出问题:你在牛活中有遇到哪些比?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将“糖水中的糖和水的比” 与“篮球比赛中的比“提出来,并问“这两个比相同吗?如果不同,不同之处在哪里?”学生通过交流和讨论给出了不同的想法:比赛中的比主要是要比大小比输赢,而糖水中糖和水的比虽然也有可能发生变化但是更注重糖和水之间的关系。从而抓住问题的本质,较好的突破了难点。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8/2/1305797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