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制操作风险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8
(一)加强实行综合柜员制的可行性调查。综合柜员制是经济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制度实施的有效性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企业经营状况、金融机构所占市场份额、科技水平、员工素质密切相关。实行综合柜员制需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可行性论证,这是规避投资

(一)加强实行综合柜员制的可行性调查。综合柜员制是经济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制度实施的有效性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企业经营状况、金融机构所占市场份额、科技水平、员工素质密切相关。实行综合柜员制需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可行性论证,这是规避投资风险的有效途径,对讲求效益的商业银行来说是必须的。

(二)完善规章制度,狠抓制度落实。金融风险与金融机构“相伴终生”,任何模式下都有风险存在。制度设计者的责任就在于最大限度的减少制度漏洞,把趋于完善做为终极目标。首先,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不断修订和完善制度,使之更加规范化、科学化。重点是对业务操作的实时监督,笔者认为以柜员“唱收唱付”为启示,完善客户确认机制,对大宗业务采取电话或传真方式由客户单位再确认机制,客户确认要具备可视性和记录功能。其次,要对相关配套制度和措施的完善。改革分配制度,明确经营责任,量化考核目标,严格奖惩制度,形成向一线倾斜、向贡献突出人员倾斜的劳动工资分配体系。在完善制度的同时,还要在认真落实制度上下功夫,加大对违规操作的查处力度,形成人人遵守制度、按章操作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三)加强内控建设,完善防范机制。一是要加强内部监督。首先,将柜员岗位制约做为风险防范的第一道防线,做到责任到岗,落实到人,相互制约,互相监督,以减少一线的风险;其次,全面落实总会计、坐班主任、业务监管员制度,筑牢“三位一体”的第二道防线;第三,加强事后监督,并进一步完善监控系统的功能,实现监控系统联网集中管理,加强对监控信息的分析利用,充分发挥第三条防线的作用。二是发挥审计作用,加大再监督力度。要充实审计部门的力量,提高内部审计的频率,加大内部审计的查处力度,充分发挥再监督的作用。

(四)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实施综合柜员制对临柜人员业务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柜员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的高低是综合柜员制能否成功推广的关键。为此,商业银行应建立柜员培训制度,制定中长期和短期柜员培训计划,加强对柜员业务规程、计算机操作,点钞技能的培训,强化对柜员的法制教育。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8/2/1305622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