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史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8
1. 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期(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3世纪) 这一时期涵盖了夏、商、西周至春秋、战国、秦汉。音乐体裁从原始乐舞演变为宫廷乐舞。旋律音调和音阶形式从原始小三度音程到春秋战国时期宫、商、徵、羽的上下方大3度的"(甫页)、曾"体系,确立了五声性特点。音乐美学

1. 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期(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3世纪)

这一时期涵盖了夏、商、西周至春秋、战国、秦汉。音乐体裁从原始乐舞演变为宫廷乐舞。旋律音调和音阶形式从原始小三度音程到春秋战国时期宫、商、徵、羽的上下方大3度的"(甫页)、曾"体系,确立了五声性特点。音乐美学思想由先秦诸子百家争论奠定理论基础。钟鼓乐队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音乐艺术形式。

2. 中国传统音乐的新生期(约公元4世纪至10世纪)

此时期包括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政治动荡和民族迁移带来了音乐思想的变革和音乐文化的新元素。世界音乐的中国化和中国音乐的世界化是这一时期的特点。代表音乐艺术形式是戏曲及其音乐,它集古今音乐大成,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3. 中国传统音乐的整理期(约公元10世纪至19世纪)

包括辽、宋、金、明、清。音乐文化具有世俗性和社会性特点,与平民阶层保持密切联系。音乐形态逐渐趋于凝固定型化,戏曲艺术成为代表性音乐形式,吸收了当代音乐新成果。

先秦:编钟改写先秦音乐历史

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出土,改写了先秦音乐历史,证明了七声音阶的存在。编钟在当时社会中具有多重功能,象征地位和祈求平安。

唐朝:弹拨音乐为主体的华丽浪漫民乐时代

唐朝音乐以弹拨音乐为主,反映了当时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文化交流。民族乐器品种因外来文化影响而丰富。

宋朝:管弦乐的发展与战争局势

宋朝弹拨音乐衰落,管弦乐得到发展,与持续的战争局势相关。

元朝:文人推动的元曲时代

元朝无科举制度,文人转入民间艺术创作,元曲因故事情节性强而繁盛。元曲利用已形成的曲牌名,与外国歌剧不同。

清朝:少数民族乐器的繁盛时代

清朝后,少数民族乐器繁盛,二胡是民族乐器发展的代表。汉人音乐以“单字”乐器为主,少数民族乐器多受外国影响。

近代:民族音乐发展艰难

近代民族音乐发展进入困难阶段,标志性人物为阿炳和刘天华。刘天华将民族音乐学堂化,为中国音乐发展做出贡献。

建国后:民族音乐的快速成长

建国后,社会欣欣向荣,民族音乐达到空前高度。革命事业和农业发展带来了时代特色的民族乐曲。民族音乐融入新元素,如西洋乐曲的借鉴。

2005年春节:中国民族音乐的国际影响

天津歌舞剧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举办中国民族音乐会,标志着中国民乐的国际影响力。中国春节民族音乐会已成为中国民乐的品牌,展现了民族音乐的复兴。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8/2/1305278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