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8
在现代教学理论中,教学过程不仅涉及学生的认知发展,还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为此,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为学生营造学习环境,提供信息资源,并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关键在于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课堂参与度。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重要基

在现代教学理论中,教学过程不仅涉及学生的认知发展,还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为此,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为学生营造学习环境,提供信息资源,并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关键在于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课堂参与度。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重要基础。奥苏伯尔指出,学生能否掌握新知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认知结构中已有概念和经验。数学学科具有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大多数知识点都是在前期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降低难度,将新知识转化为学生熟悉的元素,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同时,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对比中找出异同,顺利完成知识的正向迁移。

动手操作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的引导旨在让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动手、观察、思考和表达来加深理解。例如,在教授9+2时,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个装有9个球的盒子,然后在盒子外放2个球,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引导他们动手操作,从而理解凑十法的原理。

设置认知冲突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参与学习的根本原因。例如,在教授圆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画两个不同大小的圆,引导他们思考两个圆面积的差异。随后,通过引导学生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再让学生思考如何根据直径或周长求圆的面积,层层深入的设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兴趣。

因材施教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前提条件。面对全体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设计分层练习,让优等生挑战思维难度大的题目,中等生加强勤奋好学和独立思考的指导,而对后进生则提供重点练习指导,采用优先发言、优先板演、优先辅导和优先批改的方法。例如,在教授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完成必做题,并允许有选择地完成选做题。

总之,教师应利用各种手段,为学生创造参与学习的条件,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展示和参与的机会。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参与的质量,既要保证学生积极思考的程度,又要确保参与的广度,这样才能保证参与的有效性。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8/2/1305062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