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幼儿数学活动课学习小结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8
幼儿园数学活动的集体小结是教师组织全体幼儿回顾学习过程、交流操作结果、梳理和提升学习经验、形成对数学问题共识的重要环节。通过这一环节的交流、讨论、梳理,教师不仅能够了解幼儿对数学学习的掌握情况,检验教学的效果,还可以开阔幼儿的眼界,拓展幼儿的思维,放大数学活动

幼儿园数学活动的集体小结是教师组织全体幼儿回顾学习过程、交流操作结果、梳理和提升学习经验、形成对数学问题共识的重要环节。通过这一环节的交流、讨论、梳理,教师不仅能够了解幼儿对数学学习的掌握情况,检验教学的效果,还可以开阔幼儿的眼界,拓展幼儿的思维,放大数学活动的实效。

一、集体小结的内容

集体小结是师幼共同对数学教学中“学的是什么”“可以怎么学”“应该怎么学”的归纳。因此小结的内容应围绕教学活动的重点(关键经验)、幼儿学习的难点、幼儿学习的品质来进行。

1.对关键经验进行小结

每节课的关键经验是数学教学重点的体现,主要反映“学的是什么”的问题。在组织幼儿对关键经验进行小结前,教师要注意两点:一是教师自己对本节课的关键经验要有清晰的认识,否则就会把不是重点的问题误当成重点,使小结走偏。比如,小班数学活动“做夹心饼干”的关键经验是“图形的归类”,即要求幼儿能把相同形状的图形叠加在一起。教师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关键经验,在小结时就会拘泥于幼儿对夹心饼干夹得怎样的枝节问题。二是要立足于幼儿对关键经验的真正理解而不是机械背诵。比如,幼儿在对不连续量进行排序以后.教师不要让幼儿死记硬背“从少排到多”的语句,而应从数与数之间“差一”的关系上组织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其对规律的发现。

2.对幼儿的学习难点进行小结

通过集体小结来帮助幼儿寻找有效的认知策略来化解学习难点是教师十分有效的教学措施。比如,小班数学活动“公共汽车站”不仅需要幼儿将两队的小动物上下对齐一个个排好队,还要比一比两队小动物谁多谁少。由于提供给幼儿的小动物本身就有大小之分,幼儿在比较多少时极易受到材料大小特征的干扰。为此,教师可以针对“判断谁多谁少时,是相信眼睛还是依靠点数?”来组织讨论,最终通过小结使那些原先出错的幼儿认识到眼睛有时会受到物体排列形式的“欺骗”。点数才是十分可靠的方法。

3.对幼儿的学习品质进行小结

学习品质直接关系幼儿数学学习的成败,在集体小结中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应该怎么学”.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比如,在小结数学学习常规时,教师可让幼儿讨论“别人在回答问题时,我们要怎么做?”“做完自己的活动以后,材料应该怎么办呢?”等问题来强化幼儿良好的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8/2/1304479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