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的合作能力
合作作为教育中的重要价值观,不仅是学习方式,也是教学手段。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合作无处不在。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合作学习时,应注重激发幼儿体验合作的乐趣,多提供合作机会,传授合作技巧,逐步提升幼儿的合作能力。
首先,通过强化幼儿对合作成果的感知,让他们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在评价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合作成果,并进行重点点评,帮助幼儿理解合作的价值。例如,在大班建筑区,当幼儿看到通过合作完成的作品时,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合作意识。
其次,教师应投放适宜的材料,为幼儿创造合作条件。例如,在户外体育活动“好玩的皮球”中,教师通过调整材料数量,引导幼儿从两人合作发展到小组合作,提高合作能力。
再者,开展分组合作,营造合作氛围。通过小组合作,幼儿不仅能加深对合作的理解,还能培养竞争意识。如在“我们一起做图书”的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分组制作图书,通过小组间的材料交换,促进交流合作。
同时,教会幼儿合作方法,注重鼓励引导。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发起讨论,教会幼儿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在图书区,两个小朋友都想看同一本书,教师引导他们轮流阅读或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
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幼儿合作的质量,给予及时的指导。如在收拾整理环节,当两名幼儿因分工不明确而无法合作时,教师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教师应重视榜样示范作用,对于表现突出的幼儿给予表扬或奖励。例如,对主动礼让玩具的幼儿进行口头表扬,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小红花奖励,以此激励其他幼儿积极参与合作。
合作是一种联合行动,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具备合作能力是融入社会的重要条件。研究表明,进入大班的幼儿语言更加丰富,动作更为娴熟,交往能力逐渐提高,合作意识逐步增强。因此,这一时期开展合作学习,不仅能取得良好效果,还具有重要意义。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