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甲大学逢甲校史
逢甲大学的校史始于1959年,由丘念台、萧一山、杨亮功等先生筹备创立。1960年2月,本学院董事会获得立案准备,萧一山先生被推选为董事长,会议讨论了学院立案所需的手续。同年7月,教育部批准立案,设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会计及工商管理等4个学系。11月,陈泮岭院长主持创校典礼,这一天后来成为逢甲大学的校庆日。
1962年8月,高人言先生接任院长,交接典礼在台中市政府大楼举行,教育部张兆督学监交。1963年,张希哲先生接任院长,高人言先生转任董事长,同年学院迁至西屯新址并增设夜间部。6月,教育部批准增设建筑工程、银行保险及国际贸易学系。
1964年,学院增设机械工程、纺织工程及财税学系。1965年,高董事长主持了第一届毕业典礼,毕业生人数达到了136人。1967年,张希哲院长主持了日间部和夜间部的毕业典礼。1969年,增设电脑学系并成立了筹备小组,同年五月增设电子计算机科学系。
1970年,张希哲校长主导下,校歌由黄纯仁教授作词,黄友棣作曲,并在院务会议上确定为校歌。1971年,创校十周年纪念活动及图书馆落成典礼由张希哲院长主持。1972年,纺织研究所获得教育部批准增设。
1973年,张希哲院长退休,廖英鸣先生接任院长,学院与IBM签约引进新型电脑系统。1974年,第一届硕士班毕业典礼由高人言董事长主持。1975年,图书馆升格为直属校长的单位。1976年,逢甲大学与加州大学签订学术交流协议。
1977年,学校增设研究部、工学部和商学部,人事组升格为人事室。1978年,纺织工程研究所博士班开始筹备。1980年,逢甲大学改制为正式大学,毕业生开始领取大学毕业证书,原有科系划分为五所学院。1982年,商学院评鉴结果,逢甲大学被评为优等大学之一。
此后,逢甲大学逐步发展,增设副校长、校长,获得多项学术和师资发展计划的资助,以及成立多个新机构如校友联络中心、资讯处等。2003年,成立国际事务处,2005年,技术转移中心被评为台湾最佳,学校教学卓越计划获得补助。2006年,正式更名为逢甲大学,并通过CMMI-SW/SS评鉴,成为全球首个通过此标准的学校。
2007年,刘安之校长卸任,张保隆博士接任校长,学校增设金融学院并持续获得教学卓越计划的最高补助。2009年,逢甲大学系所评鉴全部通过,连续多年蝉联教学卓越第一,奠定了其在台湾高等教育的重要地位。
扩展资料
台湾逢甲大学的前身“逢甲工商学院”创立于1961年。1980年8月1日正式改制为大学。目前拥有八个学院,学生将近二万人,自2006年起连续三年荣获教育部教学卓越全国第一以及二度获选中区教学资源中心奖助全国第一。2009年世界网路大学排名402名,全亚洲排名44名。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