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的人类是用什么交通、家电、通信和照明的。
古时候,人们最初传递消息需要专程告知对方。后来根据要传递消息的不同,逐渐产生了多种传递方式:烽火台、邮驿、记录和印刷。大多建于明代的烽火台是古代防止外敌入侵的重要军事通讯设施,它的主要作用是传递军事警报。烽火台通常建在高处,一可以及时发现敌情,二可以迅速传递消息。在烽火台上常备有柴草、硫和硝石等,当发现敌情时,白天放烟,夜晚点火并放炮,几千里防线可以迅速传递敌情,是一个有着严密制度的防御通讯网。邮驿很像现在的邮政通信,主要是把消息用书信的方式由专门的人员进行传递。古时候,传递消息使用的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快马,但是马的体力和奔跑距离有限,运距离的消息传递就需要换马,因此,在许多道路上建立起一个个马站,这就是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作用的驿站。驿站的作用好像现代的邮局,传递各种信息和邮件,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线。我们都知道,著名的马拉松长跑活动起源于古希腊,但是,很少有人把它和消息的传递联系起来。相传,在公元前490年,波斯人入侵希腊,在马拉松排兵布阵。雅典马上派一位名叫裴里匹底斯的信使到150公里外的斯巴达求援,然而,信使给马拉松的人带回了没有援兵的坏消息,背水一战的希腊人民最终打败了波斯人。信使带着胜利的喜讯从马拉松跑回雅典,高喊出胜利的喜讯后就死去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马拉松作为一种竞赛项目保留下来。
自从人类学会钻木取火以来,照明经历了从火、油到电的发展历程。照明工具经历过无数的变革,出现过火把、动物油灯、植物油灯、蜡烛、煤油灯到白炽灯、日光灯,发展到现在琳琅满目的装饰灯、节能灯等,可以说一部照明的历史正是人类发展历史的见证。
人类使用油灯照明的历史特别长。在这期间,油灯经过了多次改进。油灯用油从动物油改为植物油,最后又被煤油取代。灯芯也经历了草、棉线、多股棉线的变化过程。为了防止风把火吹灭,人们给油灯加上了罩。早期的罩是用纸糊的,很不安全,后来改用玻璃罩。这样的油灯不怕风吹,在户外也照样使用,而且燃烧充分,不冒黑烟。
可是人类并没有满足,在使用油灯照明的同时,仍然在寻找其他的照明方法。公元前3世纪左右,有人用蜂蜡作成了蜡烛。到了18世纪,出现了用石蜡制作的蜡烛 ,并且开始用机器大量生产。
100多年前英国人发明了煤气灯,使人类的照明方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最初,这种灯很不安全,在室内用容易发生危险,因此只当做路灯用。后来经过改进,它才走进千家万户。
火把、蜡烛、油灯、煤油灯、煤气灯这些照明工具,都没有离开火,都是靠物质燃烧发出的光来照明的。那么有没有不用火也能照明的方法呢?有人曾经捉来大批的萤火虫,利用萤火虫发出的萤光来照明。这种方法虽然不实用,不过在人类的照明史上也算是最奇特的一种方法了。
19世纪末,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从此改写了人类照明的历史,人类走向了用电照明的时代。
电灯泡(白炽灯):电线里的电流进入到很细很细的金属丝里,金属丝会产生高热,热到一定程度会发光,这是最早的电灯,现在仍然在广泛使用。
日光灯:它不含红外线,所以它的光是很温和的,不伤眼睛;因为不含有热线,用起来比较省电;它也会发出许多美丽有色的光。这就是由荧光粉里所含的化学药品的性质来定了,例如涂上钨酸镁的,发蓝白色光,涂上硼酸镉的发淡红色光。
蒸汽灯:是由密封在玻璃管里的各种蒸汽通以电流而发光的。它们的构造,有点像日光灯,也能省电。蒸汽灯有水银蒸汽灯、钠蒸汽灯。
下一代的新型照明光源,是LED灯,即用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做的照明灯。它具有高效、节能、长寿命、环保等一系列优点。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