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硕士、博士这些衔头是怎么来的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7
不是,现代的学位称谓是借用古代的职位的,不能从字面理解学士一称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中的记载,最早是指那些在学校读书的人。魏晋以后,学士是指以文字技艺供奉朝的官吏。民间习惯上称有文采的饱学之士为“学士”,最著名的莫过于苏东坡“苏学士”了。另外,学士和大学士

不是,现代的学位称谓是借用古代的职位的,不能从字面理解

学士一称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中的记载,最早是指那些在学校读书的人。魏晋以后,学士是指以文字技艺供奉朝的官吏。民间习惯上称有文采的饱学之士为“学士”,最著名的莫过于苏东坡“苏学士”了。另外,学士和大学士差距很大,学士大多是舞文弄墨、实权不大的官员,可是大学士的地位就非同一般了。唐、宋时,“学士”前加“大”的可都是宰辅重臣。到了清代,大学士成为文臣的最高职位,官至正一品。

学士在现在作为一种学位名称,分为理学学士和工学学士等等,由国务院授权高等学校授予。高等学校本科文凭毕业生,成绩优良,达到规定的学术水平者,授予学士学位。

硕士(master)的称呼最早起源于五代,指的也是品德高尚、学问渊博的人,但是一直不是官职。古人曰,硕者,大也 。古代常用与硕士含意相似的“硕老”、“硕儒”称呼那些博学之士。

博士的称谓,在我国古代有几种涵义。作为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秦代至汉代,博士的职责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秦始皇时,有博士70人。汉代博士为太常属官,官秩为六百石,员额多至十人。汉代武帝采用公孙弘建议,设五经博士,专掌经学传授。到了唐代,设置国子、太学、四门等博士。另有律学博士、书写博士、算学博士,府学、州学、县学博士之称,均为教授官,而非中央官学传授儒经学官的专称。如魏晋以后,常任用精于礼仪的人为太常博士,掌宫廷礼仪;任用通晓音律的人为太乐博士,掌宫廷祭祀享宴作乐歌舞;任用精通医术的人为术医博士、医药博士;任用精通天文、星历、卜筮之术的人为天文博士、漏刻博士、历博士、太卜博士、卜博士等,专掌天文、历法、占卜等事。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7/2/1294842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