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需要春秋假吗
有没有必要给中小学生增设春秋假,我觉得需从两个方面来看待。
一、中小学生新增假期,而家长却开心不起来
家长对于春秋假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同春秋假;也有人认为学生应该以学业为主,“春秋假”制度不可行,假期过多会影响学生的成绩。
当然,春秋假期不是说放就放的,是要在教学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不耽误正常教学计划以及进度的前提下,中小学可按有关规定安排放春假,决定权在学校的手里。学校保证学习质量不变,学生们就可以有春秋假。
学生利用这个假期,去旅行游玩,提升自身的涵养和素质,不过,家长们却难以开心起来,有一些问题让家长很头疼。
学生有了“新假期”,家长却没有。即便学生有了假期,他们的活动的范围是有限的。而且如果父母不在家,学生的安全问题怎么办?功课没有人辅导,成绩下滑怎么办?想到这个问题,家长们就会非常着急。
还有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的时间本来就不多,除去双休,法定节假日,现在还要放假。学习的内容没有减少,每天的学习难度还增加了?”这个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短时间增加学习的知识量确实难以掌握,总体来说,也是有很多好处,能够增强学生的接受能力。
二、春秋假即将到来,学生应该怎样正确的对待假期?
假期给了学生充足的休息时间,利用假期可以做许多有意义的事。但不能彻底地任意放纵,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能够做到事半功倍。
总结学习情况,对各科成绩有一个明确的认知,根据学习情况,制定假期的学习计划,突出反思,总结,调整,查缺补漏,通过总结,找出本身不足,进行弥补。预习即将要学习的课程,通览教材,加深记忆。
不仅要好好读书,还要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保持正常的作息时间。学生在上学期间,学生的吃饭,上学,睡觉作息是有规律的。然而在假期里,一些熬夜,睡懒觉的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纠正。
除了要养成好习惯,也要注重运动,适当的爬山锻炼。早睡早起,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注意饮食均衡搭配,注意身材管理,也管理好健康。
别忘了,要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中学期间,虽然学习很重要,但是也要注重学生的三观及性格的培养。
可以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博物馆,去图书馆看看书,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提升见识和学识的同时,还能增强与人沟通的能力,这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